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關于初選
更不正常,她之前和自己相處時一向很小心地不越界,這個舉動明顯越界了,宋亞是在她進來后才用上映計劃表蓋住這份文件的,上面有自己做的記號,不便被外人看到。
宋亞沒直接阻止,用大手不停作怪。
“討厭……”她嬌嗔著扭來扭去,但依然堅持粗略看完了,“你也支持彼得弗洛克對嗎?可他的民調很不理想,才百分之六點八。”她指著自己在那個數字上劃的紅圈標注問。
“已經很好了,戈爾處于民調第一陣營,布拉德利參議員第二陣營,彼得在和其他候選人的第三陣營中處于領先位置,考慮到他宣布參選太晚……換個角度來說他正在以極快的速度追趕其他人的先發優勢。相信到三月初的超級星期二,他最少會追到第三陣營的領先位置。”
懷中這女人可念過耶魯加斯坦福(前文有些地方誤寫成哈佛了好像,就不一一訂正了),宋亞起了考較的心思。
“那又有什么用?別說他連布拉德利都很難追上,勝選無望,驢黨的初選章程比象黨更復雜,加之超級代表制度的存在,幾乎不可能出現特別現特別大的意外。”她反駁。
確實如此,驢黨在各州的初選施行的不是直接選舉制,選民一人一票選出的只是他們的‘承諾代表Pledged delegates’,有點類似米國大選中的選舉人制度,但承諾代表沒有權力自主選擇候選人,必須貫徹選民的意志,不會出現大選中選舉人跑票的情況。
驢黨在黨內初選的最后一個階段還有超級代表(Superdelegate),該制度于一九八二年建立,超級代表由本黨聯邦、州一級的高官以及驢黨全國委員會成員組成,這幾百名黨內精英和承諾代表再投一輪票決定初選的勝出者,也就是說,超級代表一票等于普通選民的大量選票。
所以超級代表們也會被人詬病為是當權派(The establishment)。
這個比象黨初選更復雜的制度保障了驢黨最后推出來的候選人能得到大部分黨內精英認可,杜絕意外情況發生。
按彼得弗洛克如今在黨內人人喊打的狀態,他過這最后一關的概率無限接近于零。
“你很懂啊!”宋亞隨口稱贊。
但彼得本就無意最終取勝,他如果能在超級星期二拿到支持率第三,或者更靠后一點都沒事,有望堅持到六月份的黨內公開電視辯論就行。
那就要輪到戈爾和小戴利他們打怵了,因為彼得形象上碾壓戈爾,在候選人里只比前NBA明星布拉德利矮一點,布拉德利長相上同樣完全不夠彼得打。
普通選民中存在大量顏控,特別是感性的女性選民,讓彼得和自己同框上電視就是戈爾的大失敗,更別提彼得很可能在辯論中拋出令戈爾難堪或者無法完美應對的議題,再揭露個丑聞、編個什么負面的梗傳播開就更悲劇了,會在隨后競爭更激烈的大選中被象黨候選人利用的。
所以到時候彼得就能在黨內拿到比較好的勸退條件了。
當然這是彼得的如意算盤,他此舉在走鋼絲,不過本就是背水一戰,彼得也不害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