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滬旦大學行政樓的小型會議室內,李晉當著一眾專家教授的面,清了清嗓子,整理措辭之后,緩緩地開口。 “各位都是學術領域的頂尖專家,我也就不班門弄斧地介紹光刻機的作用和重要性,大家都比我清楚。” “也正是因為它的重要性,在最近幾十年來,一直都是西方對我國重點封鎖的技術項目。” “可是西方對我們技術封鎖,我們就束手待斃嗎?” “顯然是不行的!” “正好我的晉晴公司,在相關業務上要涉及到該領域。” “所以我就想,我要自己拉起一支團隊來,對光刻機的制造技術進行攻關,而這,不僅僅需要海量的資金,更需要我們國內最尖端的科研團隊對我進行技術支持。” “所以,我找上了滬旦大學。” “早些年,滬旦大學就擁有一臺光刻機,而對光刻機的研究上,我們滬旦大學也是積累最深的,所以滬丹大學是我最好的合作伙伴。” 李晉的一番話,雖然再座的眾人早有心理準備,可還是被他的一番話說得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