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祭祖2
沈光林和李蓉已經去看過了,竹林很茂密,長勢很好,可惜的就是現在還不是吃竹筍的季節。
但是,不知道竹林里有沒有想不開的竹鼠啊,吃它是不需要季節的吧。
“父親”沈隆先的衣冠冢也布置在片竹林里。
由于“父親”生前的任何遺物都沒有留下,小匣子里面也只能放幾張照片,寫一些生平之類的文字了,一切準備完畢了封進棺材里。
墓志銘是沈光林寫的,不算洋洋灑灑,但也言之有物。
基本的意思就是吹噓沈家各種厲害,沈隆先各種光榮。
正事的發喪儀式開始了!
照例,在發喪時,子孫后代都是要披麻戴孝的。
沈光林就不用說了,跟他過來的李蓉雖然沒有身份,也一樣奉了白布。
這么搞下去,還有點寶強帶著美女回家奔喪的感覺呢。
在長江以北,還廣泛流傳著一個“摔盆子”的習俗,其實金陵也有,只是后來就不怎么講究了。
從古代開始,葬禮上就已經出現了“擊缶”的形式。
缶”是古代的一種瓦質樂器,秦趙澠池之會時,秦王奏樂就是“擊缶”。
因為古代的窮人較多,很多人沒有經濟能力去為自己死去的親人請上一個樂器班子來為他送行,所以便采用了“擊缶”這種簡單而直接的形式來送自己的親人入土。
有子孫的,一定是長子長孫來“摔盆子”,如果沒有,則只能讓子侄代勞。
讓子侄摔盆子也是有著非凡的意義,摔了盆子就意味著他成為了死者的孝子孝孫。
因此,死者的全部或大部分財產就應該由摔盆的子侄來繼承,而不是給與女兒。
如果這個家庭沒有后代,那么就沒有人能夠替死者“摔盆子”了,那死者就不能安心地走,這在民間是特大的禁忌,無比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