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五章 談話
乙硫醇被稱作最臭的物質,沒有之一。
空氣中僅含五百億分之一的乙硫醇時,其臭味就可以被嗅到。
乙硫醇的結構式很簡單,也就是乙醇中的氧原子被硫替代。
實驗室制備它也不難,用硫脲和溴乙烷的反應就可以得到。
但是國內那么多家天然氣公司,竟然沒有一家愿意生產這個玩意。
國內曾經用乙基硫酸鈉與硫氫化鈉反應獲得過這個東西。
但是它缺點也很明顯:線路長,收益率低,而且對原料要求高,像乙基硫酸鈉是用無水乙醇和發煙硫酸制備的。
而國外用于商業用途的乙硫醇,他們是在常壓下,采用乙醇和硫化氫經氣相催化反應而得的,而且,催化劑采用活性氧化鋁為載體,浸漬鎢酸或鎢酸鈉。
如果沈光林是研究化學的,他就可以培植出這種生產方式的公司了。
說回手性催化。
說實話,就連沈光林都有點羨慕野依良治的工作了,可惜的就是他接觸這一塊的時間太晚了。
到現在,在這個領域也就剩下了一點殘羹冷炙還沒處理了。
而自己對它卻又不精通,只能故作高深的四處忽悠一番。
畢竟,BINAP配體可以解決簡單芳基酮的高效、高選擇性氫化的問題,這是手性催化的最主流方向。
在單一實踐中,這個催化劑的TOF數據更是高達60次/秒,也就是說即一個催化劑分子每秒可以催化轉化60個底物分子。
好強大的催化方式!
不過對于手性催化來講,可以尋找的熱點實在太多了:金屬配合物手性催化,生物手性催化,有機小分子手性催化,負載均相手性催化,這些方面隨便拿出一個來,都能撬動幾十億的市場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