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章 合作建廠
尤其,京都大學的學生們,雖然英語水平確實還不錯,但是用英語授課的老師不太多,聽著就特別新鮮。
就在這種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授課環境中,他們反而覺得沈老師特別厲害。
至少,沈老師的英文水平是真的厲害。
這也變相的讓人認為他的教學水平也很出色。
能摸魚拿到錢就行了。
沈光林到京都大學的這些天也沒有閑著,天天多有人來訪。
扶桑有很多大型實驗室。無論是學校的還是企業開辦的那種都很有實力,他們開出的價碼也很高,都想著把沈光林拉入進來。
有這樣一個科技領路人真的很有必要。
在他們的理念中,有時候,沈桑的一句話比他們努力半個月都重要。
這樣的人物不去拉攏,難道白白放掉嗎。
這就是太“優秀”的煩惱。
“優秀”是沈光林的特色和標簽,也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錢。
不過,沈光林除了答應做京都大學的客座教授,其他的職位他一概都沒有答應。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劃劃水還可以,真的動真格的,他還真的不一定能行。
就連這樣,只是上上課而已,沈光林都深切的感受到了自身的瓶頸和不足,尤其是數學,學得確實不蠻行。
總的來說,沈光林并不是真的天才,智商也只是中等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