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談判
這個年代,私人想在企業占股是不可能的,國家法律也不支持。
津藥三廠也是這樣的打算。
如果沈光林提出自己占股,他們就先答應下來,然后到執行層面的時候再想辦法剝奪掉就是了。
可是,如果引進的單位是京城大學和那個什么生物科技公司,一聽就不是好欺負的主,那一切還有什么搞頭?
秦不凡也是沒有什么好辦法:“我以為沈老師是一只調皮的野兔呢,沒有想到他竟然是狡猾的狐貍。如果他使用單位的名義跟咱們談判的話,那雙方的地位就對等了,咱們再想以勢壓人就是癡人說夢。
他們最發愁的就是這件事。
不過,發愁是沒有用的。
沈光林不說每天忙的腳不沾地,但也是一直都有事做。
五筆輸入法獲得了國家層面的重視,京城大學也因此獲得了一筆專項資金,就是用來研究輸入法以及漢字進入計算機的問題的。
京城大學行動也很快,他們迅速成立了專門的項目組,指派沈光林認組長,組員也都是行業大拿,比如后來被評定為院士的王宣也在內。
想讓計算機漢化,這件事應該不難,后世的操作系統就是自帶這些功能的。
沈光林瞬間想到了富豪史于柱的發家史,好像賣的一種產品就是“漢卡”。
似乎,在連想還是一家技術公司的時候,他們的第一款產品也是“漢卡”。
所謂“漢卡”,就是一種將漢字輸入方法及其驅動程序固化為一個只讀存儲器的擴展卡。
目的就是盡可能的減少占用計算機內存空間。
不過,這個時代國內的計算機都沒有幾臺,研發漢卡還早。
但是研發一款自帶輸入法的擴展卡確實是迫在眉睫了,這是可以賣錢的,一直賣到巨人大廈停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