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您用技術和專利入股,我是占了便宜的,可是,我工作這些年的所有積蓄加起來也不夠公司運營費用” 工作快5年了,手里的存款加起來也只有二十幾萬新幣,創業實在不夠看。 沈光林也很大方:“這樣,你也知道,我是沒有時間參與公司運營的,所以日常工作是你來管,既然要合伙,那就按出資比例持股,你做管理,我出技術,咱們誰都不吃虧。” 一開始就斤斤計較是沒有必要的,但是也不能讓經理人只持股不出資,無恒產則無恒心,沒有出錢的創業者是不能成事的。 接下來就是越談越愉快了。 以后就是計算機的時代了,新家坡人才力量豐厚,可以先組織一個團隊,專門開發“漢卡”,意思是把輸入法集成到一個裝置中,甚至對操作系統一起進行漢化,然后做成產品對外出售。 這就有點類似史玉住和聯想發家的那張卡了。 第二步就做制造業代工,新家坡土地少,但是大馬土地多,這里都是可以建設代工廠的。 跟NBA有球員發展模板一樣,沈光林為新公司也制定了發展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