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七章 招徠
在沈光林的理論指導下,哥倫比亞的實驗室隨隨便便就做了一種材料出來,測得臨界溫度是55K,直接超過了BCS理論中提出的39K的物理極限值!
太顛覆了!
沈光林這里還有多少類似的好東西?
他真的是現代愛因斯坦嗎?
其實,這件事最高興的還不是沈光林自己,而是四處推薦他的查理教授。查理簡直興奮壞了,這就是我看好的天才,看看,看看,果然不同凡響吧。
當然,作為外行的李蓉也非常高興,光林哥實在太厲害了,不愧是自己選中的男人,要是在別的方面也這么厲害就好了。
哥倫比亞的實驗室在第二天就公布了簡單的實驗結果,他們制作了三種不同的材料,經過實驗,分別是55K,59K,73K。
雖然大家還沒有分析出具體構成釔鋇銅氧化物的化學式,但是有這個數據,眾人已經炸鍋了。
這是突破,這是顛覆,這給了大家無限的可能性。
一些人聽到這個消息已經興奮的睡不著覺了。
最敏銳最先跟進的自然是媒體,一些人直接捉到正在逛街的沈光林李蓉二人,上來就問:“沈教授,哥倫比亞大學驗證了您的猜想,您怎么看?有沒有可能出現常溫的超導材料呢?”
沈光林心里頓時警覺,這是個坑啊,他們這么問肯定是不帶好意的,不能草率。
經歷過各種學術黑暗,沈光林面對陷阱還是很警覺得。
“這并不是猜想!我早就發現這種超導現象了,而且不止一種材料有這個特性。BCS理論我確實沒有研究過,所以我也沒有在意所謂的極限溫度。
因此,我要糾正你這種說法,這不是一個猜想,這是我早就做過的實驗。”
記者估計是看到這樣問是套路不到沈光林的,接著繼續追問關于常溫超導材料的問題。
沈光林只能模棱兩可的回答:“我也不知道呢,這不是我的專業。你知道的,發現這些個超導材料只能算是意外之喜,就跟我發現足球稀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