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五章 出游
聊天自然也會問及沈光林的家人。
沈光林也照實說了,自己家父母已經不在了,但是叔叔和姑姑都還健在,姑姑家里的孩子都成年了,叔叔家里還有個堂弟,是個學習讓人頭疼的主。
“那為什么不放到京城來教呢?”韓老師很疑惑,京城的教學質量不是更好一些嗎。
“放到京城也沒人管他呀,不一樣是放羊。”
沈光林是恨爹不成剛,為了堂弟的學業,他簡直操碎了心。
“肯定不一樣的呀,在京城,我和魏老師多多少少都可以幫點忙的呀,我們教了十幾年書,別的成就沒有,優秀教師倒是評過幾個的。”韓老師說這話的時候充滿了自信,再也不是那個話癆了。
這句話確實在理,韓老師她們所在的學校是五道口技校附中,算是京城相當不錯的學校了,把堂弟搞過來讀書也行,高考的時候也有地域優勢。
畢竟,這個年代在蘇省考大學是很困難的,他們現在是全國分數線最高的省份,而京城,分數線不說全國最低,但是也就能跟魔都一較高下了。
等過完國慶節的時候和叔叔商量一下吧,還是要征求一下他們的意見,實在不行就讓嬸嬸陪著堂弟過來讀書算了。
要是來了京城還讀不好,他沈某人親自下場教育一下也是應該的,反正自己的戒尺還有的多。
畢竟,嚴師出高徒,棍棒出孝子不是,不打真的不成才。
路上四五個小時,靠近中午的時候清東陵才到。
整個東陵占地面積很大,有七個新家坡那么大,入眼就是一座石牌坊,五間六柱十一樓的結構,很是壯觀。
再往里面走,就是各種通往不同陵地的直道了。
畢竟是靠近中午了嘛,要先找個地方安頓下來。
他們找了個以前清軍守陵部隊的駐軍場所,這里有一片荒廢的廣場,在這種地方安營扎寨最是合適。
至于有人來問,這也簡單,我們是京城大學科學考察團的,來這里完成一個科學研究課題。
有介紹信,有學生證,有工作證,那就沒什么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