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七章 招商引資
金陵有十三釵。
金陵還有秦淮河,有總統府,有中山陵。
作為古時候的揚州,這里也有屬于它的繁華。
既然想招商引資,地方政府還是有辦法的,可以搞合資嘛,金陵的石化或者鋼鐵廠都行啊,看你們的意愿,所有行業任你們挑選。
難道這些公司都已經開始虧錢了嗎?
當然沒有虧錢。
但是,招商引資畢竟是當前的重中之重,只要你們投入的資金足夠多,什么都是可以談的。
這些年,很多優質的國產品牌是不是就是這樣消失的?
沈光林在這里找到了答案。
由于地方政府對外資的傾向性和招商引資的需要,外國企業在華夏改革開放初期的發展一般都是順風順水的,它們表現出了無數風光,也體現出了無處不在的優越感。
沈光林回到金陵剛一談判就察覺這一點,沒有想到有一天,他也能以外資的身份體驗一把優越感呢。
只要有錢,想買誰就買誰,誰阻攔就是不顧大局。
不過,沈光林現在信奉的是中庸之道。
他可能也是害怕當地政府將來會秋后算賬,也不想承擔侵吞國有資產這樣的惡名,因此并不準備占這樣的便宜。
沈光林想了想,那就拿紡織行業先做個試點吧,合作的愉快,可以追加更多投資。
金陵有一家規模非常大的紡織廠,占地范圍也很廣,剛好可以拿來用。
畢竟,他沈某人的夾袋里也已經有人才了的。
在杭城,李綱夫婦倆做的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