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〇七章 工作
如果不是資歷不夠,他們的真實水平其實要比參會的很多人員更高的。
這也是沒有辦法。
京城大學的教育條件和科研條件太好了,他們還有全國最全面最先進的圖書館。
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一天都泡在里面,通宵都行,真想學習和接觸最先進的科研成果和理念,在這里就能實現。
很多研究者究其一生,其研究的內容說不得都是已經過時了的。
在研討的過程中就出現了很多這樣的例子:一位學者拿出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對未來的見解,結果就有人告訴他,你的這個結論未必對。在這個領域,花旗國亞歷山大實驗室做到了這一步,西德的拜耳實驗室做到了那一步,他們提出的理論是這樣的......
他們只是京城大學的學生而已呀,為什么這么優秀。
沒辦法,一些普通的大學,甚至包括重點大學,學生入校以后,第一件事是補習英語和數學,這樣以來,大半個學期就浪費了,甚至,究其四年,英語四級都不能過。
京城大學是不存在這個擔憂的。
但凡對中學課程掌握的有一點不夠好,他們也是不可能來到這所學校的,而能夠進入到沈光林實驗室的,更是優中選優。
既然他們這么優秀,很多人為什么沒有太多科研成果呢?
那是因為他們畢業之后就沒有繼續走科研這條路了,明明有更輕松更好走的路,他們為什么要走科研的道路。
科研,有時候只是一個敲門磚,大門敲開了,說不得就干別的去了。
沈光林開始分配起了工作。
其實,分配工作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這就跟到酒店點菜是一樣的,會點菜的人,能夠讓所有的賓客感覺自己受到了尊重,而同時又沒有給老板造成浪費。
分配工作也是一樣的,每個人都要經過學習才能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可是,如何判斷這個人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才是一種更重要的能力。
為什么航天飛機登月之后,扶桑人說,他們每一個零件都會造,但他們就是實現不了這項工程呢,這就是沒有人具備統籌這件事的能力。
沈光林做領導久了,也有了一些經驗積累,他是能夠根據每個人能力的大小,來分配他們應該負責的工作內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