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七章 愿望(這章晚點再看)
先把瓜給吃了再說呀。
實驗室的攻關就正式開始了。
有藍光組的,有白光組的,有研究數字和文字顯示的,還有如果處理圖形圖像的。
沈光林的目的,就是能夠把圖片,照片顯示通過控制程序從LED上顯示,然后就是視頻。
這是一個野心勃勃的機會,因此,他需要收買人心。
人才難得,他學習常凱申,用師生關系,金錢,美女來讓學生為他拼死效力。
不過,既然決定讓這個成果公布出來,沈光林的論文也該發表了。
這是一篇極為重要的論文,他親自組織撰寫。
多年未曾操刀,但是寶刀依然未老。
投稿還是《科學》,大家已經麻木了,沈光林實驗室每年都要有好幾篇是投稿《科學》的,他偏愛這個雜志,象《自然》這種,已經約稿幾次了,他不想投。
果然,沒用多久,科學上真的發表了一篇文章,《藍光LED問世,照明產業的未來已來》。
沒錯,偉大的沈光林教授,終于回歸物理屆了,他發現,氮化鎵在封裝以后顯藍光,也就是說藍光LED已經成功問世了!
這也就說明,黃,紅,藍三種LED燈都已經聚齊,已經可以做出所有顏色的LED光了。
這將意味著什么?
有媒體問沈教授,這將意味著什么?
沈光林毫不客氣的回到,“這意味著諾貝爾該考慮一下我沈某人了。”
1986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發給了發明掃描電鏡的幾個人,其實沈光林也想發明這玩意來著,但是他不專業,錯過了。
西德科學家魯斯卡、比尼格和瑞士科學家羅勒因,他們共同研制出了掃描式隧道效應顯微鏡,因此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