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四 找茬(3)
而且,講臺上的紅布也還沒有扯下來呢,仿佛主辦方忘記了這些一般。
不過那都是小事,大家的注意力也不在這里。
華夏的媒體已經開始沸騰了,奮筆疾書起來:京城大學再出奇跡,一舉攻克癌癥!
而臺下不乏資深的生物學家,他們想的問題更多。
比如,稻田芳樹就是扶桑非常知名的生物學家,但他并不是就職于武田公司的制藥專家,而是供職于某科研院所的職業科研人。
在此之前,稻田芳樹對沈光林跨專業從事生物研究是非常不屑的,不就是做些重復實驗么,有什么好顯擺的。
無論抗蟲棉還是轉基因乙肝疫苗,都不是什么開創性才工作,也就是克隆牛還有些不錯的想法,就是因為沈光林的名氣大,人們才把他的發布會當個大事進行宣傳的吧。
出來之前,扶桑媒體已經在大肆猜測了:沈桑會有什么新發現?
但是,稻田芳樹卻覺得,沈光林有點嘩眾取寵了,這樣下去,這個人遲早江郎才盡。
其實,這次如果不是武田公司的特別邀請,他肯定是不會來的,不值得。
然而,他來了,他震撼了。
實在沒有想到,沈光林能夠在生物和制藥領域有這么大的突破呢。
好可惜!
稻田芳樹隱隱的覺得,如果不是沈光林的捷足先登,自己也是能夠在這個領域產生一些想法的。
尤其,在自己的實驗室配置了PCR之后,他也很想在基因層面做些事情了。
但是,他晚了。
領到關于基因靶向制藥研發過程的小冊子之后,他非常難受,手里捧著這本書,他就像捧著圣經一樣,無比仔細的閱讀著它,理解著它,計算著它,算計著他。
真的恨不得,這個發現如果是他提出的,這該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