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四章 華夏制造(今天一更,明天三更)
他們從國內整來的幾乎全是劣質產品,東西看著很新,根本不能用。
說實在的,就是這些產品很是影響了華夏制造的口碑,拉低了華夏制造的地位。
這種影響,往往需要幾十年的時間來克服和扭轉。
沈光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他也沒有很好的辦法。
為今之計,只能增加自身品牌的價值,讓長城集團和其他品牌劃清界線,表示,咱們不是一個世界的。
幸好,沈光林的長城集團來參加展會的地方是北歐,這里還沒經過華夏劣質產品的洗禮呢。
因此,他們對華夏產品還沒有太刻板的印象,直觀的就覺得華夏科技應該是落后的,產品的性能應該也先進不到哪里去。
展會一開始,果然并沒有多少人想了解華夏產品。
天寒地凍的,過來的都是學者,他們都是直接奔著沈教授的講座來的。
面對這種情況,沈光林也是及時調整了策略:雖然我過來確實是為了兜售自己的,但你們也不能表現的太明顯啊,也象征性的了解一下我們的產品撒,好好的試用一下。
不然,這也太刻意了吧。
然而,主動推銷這招不行,只能另換新招進行強制兜售了。
所以,從第三天開始,沈光林的講座就開始收入場券了,沒有入場券,即使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也不能入內。
沈教授的講座確實不收錢,但是他收入場券,因此攔住了一大波東歐來的窮學者。
畢竟,想聽課的門檻真的不低呢,要消費滿1000美元,才可以獲得一張入場券。
沈光林每開辦一場講座,聽眾們就要購買1000美元的物資,幾場講座下來,壓力真的不小。
就這還不算,長城集團的產品是有名的物美價廉,售價真的不算貴,因此,能夠湊齊1000美元也是沒有那么容易的。
這不,一位來自西德的教授,他就是為了聽講座而來的,根本不想購物,這才聽了幾堂課,已經買了70多個電飯煲了。
沈光林講座的時候,這位學者就問了:“沈教授,我已經買了長城集團70多個電飯煲了,你能說一下它的厲害之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