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九章 資金來源
面對主持人的提問,沈光林當然給與了正常的回答:“這不是謠言,我們的項目進度確實快很多,非常多。畢竟,我的實驗室是全世界最好的實驗室,我實驗室的同學們也是全世界最優秀的科研工作者......”
在沈光林這里,這是事實,沒必要遮掩。
而訪談一切都還如剛展開時那般美好呢,主持人的態度突然就轉變了,開始問讓人十分不舒服的問題。
尤其,沈光林說道:英吉利的科學家們都加入了以沃森為首的另一個科研小組,沈某人是在以一個實驗室對抗全世界,只可惜,科學的世界不是人多就能獲勝的,真理掌握在穿越者手中。
只要是沈某人參與的科研競爭,還沒有失敗過,無論對手是哪個國家的科學家。
當然包括英吉利。
記者果然不再繼續追問這個問題了,她直接開始側面做動作了:
“沈教授,據我所知,華夏經濟的世界排名是第11位,而華夏的人均GDP是全世界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大約是150名左右,你們國家到現在還有很多貧困人口,而您的實驗室將原本能夠讓千家萬戶吃飽穿暖的錢,用來做人體基因組計劃,您認為這樣劃算嗎?”
女記者一邊說,一邊露出了悲天憫人的樣子。
甚至,她還拿出了當年陳老總接受采訪時的例子,“你們在研發管制武器時也是這樣做的,集全國之力做一些能夠引起世界轟動的事情。現在您的實驗室所做的科研,是不是世界領先我們不知道,但我可不可以這樣想呢?富裕了您一個實驗室,而窮了整個國家,這樣的科研,于國于民還有意義嗎?”
這是西方視角下最喜歡的論調。
其實,今天談論華夏貧富的這個話題已經超綱了。
在專訪之前的雙方對題中是沒有這樣的問題的,這應該是主持人臨時加的問題。
沈光林感覺到了深深的敵意和浮在表面的肆意和不尊重。
因為,如果是提前而精心準備的問題,那就應該知道沈教授實驗室的資金來源是什么樣的。
她沒有做功課,聽到沈某人勝過英吉利的課題組,然后就直接借著這個方面嘲笑華夏的貧困。
面對這種帶有有色眼鏡看世界的人,直接拂袖而去是最低端的應對方法,沈光林當然不會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