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就連一些“熱門”學科的工資發放都有困難了。科研的世界是殘酷的,而最普遍的殘酷就是科研經費的殘酷。有成績才有經費,而沒有經費是做不了科研的,自然就沒有成績,這是一個惡性循環。這一點,無論是從一窮二白時代走過來的科研人員,還是正在走向一窮二白的科學院的科研工作者,他們都有非常深刻的切身體會。誠然,的確有一些科研人員,只用了很少的經費,就做出了很大的成果。比如,始終處于開掛階段的沈光林,他總是能夠比別人花更少的錢,取得比別人更多的成果。但是,沈光林多少年就這一個,這就是小概率事件,更多的科研和成果還是依靠資金的積累和人力的投入。不是有那么一句話么,沒有熏不黑的屋檐。失敗的理由千千萬,只有成功者才能獲得贊譽。終于,這次的成功者應該是科學院魔都所了吧,咱是不是也可以多申請一些經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