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零一章 避風頭
在京城,有錢人是真的有錢,而普通窮苦人民的生活也是真的不易。
神某人離開京城許久,再回來雖然不是物是人非,但感受不一樣了。
沈光林這次回來的時間并不算長,但他感覺人與人之間戾氣很重,而且一些人總愛說些很過分的怪話,但是也沒有人管控,也沒人引導,反倒有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市場。
既然是回京城了,自然是要回歸學校的,這里畢竟還有他的實驗室和一眾好學生呢。
于是,沈教授還是出現在了同學們的課堂上。
新一屆的學生開學了,沈光林依然沒有要招收新生的打算,他也是真的不打算帶班了,借口是精力不濟。
但是,沈教授該上的課還是會上的,在沈教授的課堂上,講的最多的還是思想教育。
在學校教書的老師們思想都是極頑固的,說最不愿意睜眼看世界的就是他們,一些人的觀點幾十年不改變,反動也是真反動。
沈光林是見過盛世繁華的,當然明白當前的困頓只是一時的,因此在跟同學們授課的時候灌輸的也是這樣的思想。
只是,大家敬重沈教授的學術和人品,但是嚴重不贊同他的觀點。
可別瞎說了,人家扶桑和花旗國厲害的很,華夏就是再用一百年也追不上。
這個年代在媒體上公認的觀點是:花旗國至少領先華夏50年。
然而,都不需要等50年,30年之后,華夏的基礎設施已經超過花旗國了。
而且,在那個時代,華夏早就不再把扶桑當競爭對手了。
在華夏經濟不行的時候,大家對于扶桑動不動就抗議,動不動就抵制,然而,等華夏經濟起飛之后,誰還會把扶桑當對手呢。
可是,這個時代的人們是悲觀的,寫的詩,小說,文章都是這樣的。
甚至,這還催化了一個新生的文學流派,叫做傷痕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