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七章 牛角尖(1)
比如,京城工業大學在京城大學的眼里當然是不入流的學校,在京城人的眼里也是如此。
但它依然頗受外地學生的青睞。
這次到金陵實習,真沒想到他們學校的學生也有份呢,而且竟然組織起了兩個班級的人數,都有60多人能夠參與其中了,真是難得。
現在,擺在他們面前的就是一臺物理氣相沉積設備,是長城集團新買的,準備給金陵化工實驗室用。
這么高級的設備,在還是學生的他們眼里哪見過呀,甚至聽都沒聽說過。
什么是物理氣相沉積沉積設備,干嗎用的?
大家興奮之余,也免不了胡亂猜測外加肆意暢想。
其實,這么高端的設備,京城大學的同學們也沒見過,但不妨礙他們已經提前學習過理論知識了,如今跟實踐相結合,頓覺的相得益彰高人一等。
說起來也是可憐,在這個年代,別說物理氣相沉積這種高端設備了,就是那種極為簡單的單筒顯微鏡,國外高中校園里都普及的科學儀器,在這個年代的大學,依然是稀罕貨,只有老師才能擺弄。
到了后世,甚至一些家長都給自己十歲的孩子配起了電子顯微鏡呢。
如此寒酸的場景,看的沈光林也是五味雜陳。
怪不得這個年代的國人喜歡崇洋媚外,這個年代的洋人確實值得去崇拜啊。
現在的這些個學生,做實驗之前,一個個跟鵪鶉一樣,畏畏縮縮的,能夠派上用場嗎?
幾乎每個實習場景都是這樣的,為了讓每一名新學生都有上手的機會,他們在“研究員”,也就是京城大學的老學長的指導下進行操作。
過程是很生澀,但看的久了,沈光林就發現,這幫駑貨還可以啊,竟然少有停頓的操作了下去。
原來,這個時代的學生,包括老師都是這樣的。
面對特別貴重的儀器,怎么可能讓你直接就上手摸索呢,都是把操作規程背的滾瓜爛熟并互相檢查好幾遍了才給讓上手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