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竹林出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相傳在屈圣吟誦出這篇千古名著之前,半圣與大儒之間,存在著一條看不見的溝壑。
無數先賢大儒翻過了六座書山,越過了六片學海,卻只能站在一片懸崖面前悵惋嘆息。
圣人說,學無止境,但是前方無路!
只有極少數的人,頂著莫大的勇氣,縱身一躍,跳入那茫茫不可見的溝壑之中。
求學者,朝聞道,夕死可矣!
所謂半圣,便是這些冒死求知者中,可數的幾位聞道之人。
其余的,全部葬身在溝壑之下。
直到屈圣懷著莫大的悲天憫人之心,發《天問》,作《離騷》,投身溝壑,圣道化作一條連接大儒與半圣的鐵索長橋。
從此,有了一條從大儒踏入半圣的道路,世人稱為“求索”,踏上求索長橋,意味著走上了入圣之路。
然而求索之路,漫漫而修遠,每一步的險阻都遠大于之前求學路上遇到的迷惘,一旦踏上,便不可回頭。稍有倦怠,輕則入魔,重則身死。
曾有半圣言:求索之前,是道理為何;求索之上,是何為道理。
多少正心境大儒,躊躇于求索長橋之前,不到準備完全,不會邁出那一步。
……
宋退之望著攔住自己的鴛鴦大儒,心中煩悶。
兩個二品知著境的大儒,居然練成了“心有靈犀”的神通,彼此家國天下相互交融,相輔相成,達到了正心境的層次,生生將他拖住。
石林中的氣息不斷勃發,宋退之自然有所感應,心中擔憂。
“二位,你們是要與竹林結下死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