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須彌?諦聽!
須彌山。
這是陳洛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煉化一件寶物,之前無論是半圣文寶《釣叟圖》,還是三顆仙豆豆,與其說是煉化,不如說是認主。
文道世界,儒、道、佛皆有煉化的說法。煉化有大小之分,圣人的錦繡秘境,道尊的洞天福地,菩薩的般若彼岸,這些都是大煉化,能化一方天地為己用,平添天地造化;而傀儡陣法的掌控、天材地寶的吸收,譬如六道大菩薩煉化六道主,云思遙煉化真凰血蓮,就叫做小煉化,講究的是掌控隨心,融于自身。
很顯然,陳洛眼下進行的是一場大煉化。
在上古佛門的設想中,須彌藏于芥子,只有世間佛韻再起時,才會顯露人間,這便是天時。
隨后還要有大道理,說服方丈島群妖,讓群妖甘愿施展“五十三參”法陣,引動神山的法度運轉,這是智慧。
但進入了神山后還不算,此地尚有守山僧、藏海龍。這是上古佛門給佛山安排的兩大護法,一為經文點化,二為祖龍龍意,最是能抵熬時間。
陳洛等人并不知曉,這條藏海龍來歷也非同小可,乃是當年佛祖與祖龍論法時誕生。
佛祖說法,佛意盎然,匯聚出本源海,而祖龍論道也不遑多讓,龍威龍意在本源海中凝聚出一條蒼茫巨龍。
祖龍豪爽,不在乎小小一條道龍,送給了佛門;而佛祖也不小氣,封其做了須彌護法,賜法號:大威天龍!
原本是最強的兩重防護,卻同時出了問題。守山僧因為心魔介入化作了善惡兩念,而藏海龍又因為菩提地的原因,誤以為陳洛等人隔絕本源海,要強搶佛山。這才有了怒海撐天的場面。
所幸一切逢兇化吉,守山僧拼著舍去靈智,仍存一道善念身,繼續做他的知客,將眾人引入缽盂之中;而云思遙及時煉化了真凰血蓮,徹底覺醒祖龍之魂。
大威天龍或許面對圣人道尊都敢嘶吼,但是唯有對佛祖與祖龍不敢有半點違背之心。有云思遙出面,自然說清了來龍去脈,大威天龍不再阻撓,重新散作了漫天雨幕。
這里面一重重意外,一番番變故,但最終卻導向了一個結果——陳洛煉化須彌山。
……
按照水滴中的指點,陳洛將神魂之力凝聚,努力朝須彌山的山腹中探去。
像須彌山這樣的造化之寶,自然有山靈存在,只要煉化了山靈,就等同于煉化了神山。但山靈不顯,若是沒有竅門,怕是把整座山打成粉末也發現不了。
而那滴水滴,就是指引。水滴進入神魂海,又牽引著神魂之力離體,如同穿梭一般進入山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