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5章 飯桶制造者
英國的《自然》期刊是商業期刊,而美國的《科學》是學術性期刊,當然這個區別并不重要,因為它們都是頂級期刊。
美國華盛頓特區,《科學》期刊總部,燈火通明。
主編劉易斯采納曼因斯坦的建議,他正在加班加點,將下一期的期刊重新排版,這意味著所有工作必須推倒重來,工作量巨大。
編輯部的同事們怨聲載道,他們工作短的也有幾年時間,長的已經二十余年,從來沒有經歷過這種事情,一次給同一個人發表三篇文章,而且還要給一篇封面文章,更加離譜的是加急發表,將已經排版的期刊加班重新編排。
“老板,究竟發生了什么?我已經申請休假,你這是踐踏勞工權利。”有人不情愿地敲打鍵盤。
接著,很多人開始提出抗議,抗議這種不人道的加班行為。
劉易斯在行間走動,他明白自己沒辦法讓這些家伙閉嘴,于是冷冷地說:“這是那個可惡的德國佬-——曼因斯坦的杰作,如果需要,我可以將他的電話號碼和電子郵箱貼在玻璃門上,歡迎隨時找他質問。”
當聽說所有的一切都是曼因斯坦的主意,叫聲最高的家伙放棄抗爭:“好吧,我們認栽。”
那些跟隨者竟然也全部閉嘴,老老實實地加班加點敲鍵盤,對期刊的內容進行重新編排。
因為曼因斯坦在他們心中就像神一樣的存在,而且這個家伙不按常理出牌,無論思想還是行為都極其古怪,對這樣的人,只能避而遠之。
即使這些人真的去進行勞工投訴或起訴,他們相信,曼因斯坦有一百種合法方法讓抗議者灰頭灰臉,不僅什么都得不到,還會丟掉工作。
當然他們只是開開玩笑,并不是真的要抗議劉易斯。
曾經因為實驗的倫理問題,曼因斯坦受到歐美世界各種“正義人士”的炮轟,無論在歐洲,還是在美國,曼因斯坦不需要什么律師,也不需要助手,一個人對付所有的質疑者,經過多輪文章對轟和現場辯論。
最后,這些“正義人士”不僅敗下陣來,還給了全世界人們一個印象-——原來這些家伙全部都是不學無術、沐猴而冠、什么都不懂的飯桶。
所以,學術界有一句名言——“如果你不想變成世人皆知的飯桶,就不要惹曼因斯坦。”
曼因斯坦也因此得到一個霸道的外號——飯桶制造者。
(本章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