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6章 這位醫生我親自來帶教
“你這人,去換一件吧,把這件給我,我給你補上一粒扣子,讓張教授看到會挨批的。”
“謝謝護士長。”
走廊里的醫生護士,一個個掩著嘴,想笑但是不敢笑。
——
20頭豬的實驗規模其實已經算比較大,南都醫大動物部駐點工作人員忙得不可開交。
經過改造的動物實驗大樓對實驗的容納能力是驚人的,現在不需要一頭一頭地做實驗,可以同時開張很多臺手術。
但是為了保證樣本不出現偏差,楊平還是決定一頭豬一頭豬地做手術,由宋子墨一個人來主刀手術,而且將每頭豬的麻醉時間盡量控制得差不多。
這樣手術的質量和麻醉時間都比較接近,不會出現太大的樣本偏差。
科室的年輕醫生們興奮不已,尤其是實習醫生和規培生、研究生,這20頭豬做完實驗之后,就是他們練手的絕佳耗材。
這么多豬,他們肯定也能分到主刀的機會,一想起可以主刀手術,這種成就感簡直爆棚。
大家開始計劃到時候主刀什么手術,很多人也想做肌肉移植術,將左邊的肌肉切取移植到右邊,將右邊的又移植到左邊。
肌肉移植,雖然手術不大,但是好歹是一臺器官移植手術。
平時可能連拉鉤的機會都沒有,現在居然可以擔任器官移植手術的主刀,誰不高興呢。
當然,在動物實驗之前,這些醫生都已經經過嚴格的培訓,對整個手術流程已經進行考核,這樣防止學生瞎搞,浪費實驗耗材。
宋子墨要連續做20臺手術,很是辛苦,工作人員采用流水作業的方式,前后手術銜接非常順滑,宋子墨平均一頭豬只需花十幾分鐘,這樣,宋子墨還是花了六個多小時,才將所有的手術做完。
20塊肌肉移植到豬身上,這種移植相當于自體移植,因為本來就是取它們的多能干細胞克隆出來的器官,所以根本不存在免疫排斥,自然不需要抗排斥處理。
肌肉移植術后,需要采集大量的實驗數據,所以定期要將這些豬抓來進行各種檢查,比如生命體征的測定,各種抽血化驗,肌電圖檢查等等,總之收集的數據越詳細越好。….
肌肉從結構和功能來說,作為一個器官比起心臟、肝腎等要簡單很多,但是它具備器官的所有特征。
能夠克隆一塊肌肉,等于打開單獨克隆器官的大門,順著這個技術,以后可以掌握克隆心臟、肝腎等器官的技術。
想想都激動,所以做完實驗后,這些實習生、規培生、研究生們在試驗場地拍照留念,到時候也可以說,你看,我當時就在實驗現場。
——
夏院長在外科研究所溜達一圈,他有事找楊平。
省廳的老領導托夏院長幫忙,說能不能安排一個進修醫生到你們三博醫院外科研究所進修學習。
夏院長很是為難,這種托關系的事情,楊平最不喜歡。
老領導語重心長地說:“這不是我的什么親朋好友,絕對不是私人關系,而是省里邊遠山區鄉鎮醫院的一位外科醫生,邊遠山區條件差,這位醫生大專畢業后一直扎根山區七年,默默奉獻,全心全意為山區人們服務,救治了很多病人,這次他獲得全國人民好醫生的獎章,他有個愿望,就是希望能夠到你們那進修。”
夏院長知道這位醫生-——李民醫生,他是城市人,也有其它留在城市的機會,但是他自愿去山區支援醫療,真的是值得學習的時代楷模,于是一口答應下來。
回來后,夏院長便要找楊平商量,先是在外科研究所轉了一圈,去保安室看看幾個“保安”,問候一下剛來是否適應工作,叮囑工作上有什么需求隨時跟醫院反應。
然后才敲開楊平的門,楊平正在研究病例。
夏院長將事情前前后后一說,楊平想都沒想:“什么時候報到,這位李醫生我親自來帶教!”
夏院長心里樂開了花,這回跟老領導可以好好交待。
李醫生是北橋縣的,北橋縣比南橋縣還山區,也是南都省最窮的山區,醫療條件非常差,加之交通不便,周圍村鎮分散,所以外出求醫非常不方便。
北橋縣的官渡鎮,是山區里的山溝,李醫生就是這里鄉鎮醫院的醫生。
經濟條件差,交通又閉塞,這里的鄉鎮醫院根本留不住人,就算當地醫生沒幾年也直接跑,跑到外面去打工掙錢,很少有人能夠安心留下來。
李醫生扎根在這里無怨無悔,一呆就是七年,這七年他走遍了周圍的山村,給村民送醫送藥。在老院長的帶領下,開展一些手術,救治了很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