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醉酒(一更)
然而清泉村的莊稼卻好似沒受干旱的影響,長得那叫一個茁壯。
“是稻子。”蕭六郎糾正他,不過心里也閃過同樣的疑惑,為何自己村的莊稼長得這么好?
“哦。”馮林應了一聲,突然指著前方,“你看!水渠!不錯啊,你們村都挖上水渠了!換了里正就是不一樣啊!”
顧老爺子下臺后,村子里選了新的里正,是羅二叔是族親,據說快出五服了,不過因住得近,兩家走動挺多,因此關系還算親厚。
羅里正沒顧老爺子有文化,但他是個辦實事兒的,村里哪個鄉親有困難,他都會搭把手幫一幫。
可要說挖渠……
不是蕭六郎小瞧羅里正,而是大家鄰里鄉親的,相處這么久,羅里正會什么不會什么蕭六郎還是看在眼里的。
他是一個相對保守的里正,輕易不會大興土木,而且村子里也沒錢大興土木。
“哎!六郎!”一旁的馮林又呱呱叫了起來,“你看!水車!天啦天啦!我沒眼花吧?你們村子居然有水車啦!”
馮林長這么大,見過水車的次數屈指可數。
水車可是好東西,能將低處的水引流到高處去,用來灌溉農田最好不過了。
只是水車在這種小縣城里并不多見,一般比較富庶的村子才能安排上水車,他們從省城回來的路上就見到過幾次水車,不過都因為干旱,本身村里的水塘就沒了水,是以水車都成了擺設。
馮林不解道:“話說,你們村子的水哪兒來的?”
蕭六郎的目光順著水渠一路往羅二叔家的后山而去,他蹙眉,喃喃道:“引了山上的瀑布嗎?”
那就不是普通的水渠了,跨越了半座山頭,得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可能挖出來。不僅如此,還需對山上的地形異常熟悉。
“哎呀!六郎回來啦!”
是張嬸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