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風口和泡沫
機密也是秘密,而只要是秘密,不管出發點是什么,其目的便是為了欺瞞他人,無論這個人是敵人還是朋友。
秘密存在,那么泄密者自然存在。
從目的和動機上來篩選泄密者后,不難發現這些抱著忠于國家的信仰卻只身站在國家對立面的人們,付出了極大代價得同時,也影響了世界的進程。
美國防和國家安全問題著名智庫,博士埃爾斯伯格,做出一個決定,他將五角大樓文件《美國越南關系》完整的泄露給了《紐約時報》,促使了越戰的結束。
馬克·費爾特。最早在美國聯邦調查局工作,還曾經擔任過副局長。他的功績最為震撼,因為他的曝光,直接導致了一位美國總統的下臺。
阿桑奇創立維基百科,扯掉所有權威的底褲,曝光西方科學家操縱氣候數據、夸大全球變暖的人為因素等一系列把戲,引發了「氣候門」事件。這一事件讓更多的人認為,全球變暖不過是發達國家打壓發展中國家的一個幌子。
切爾西·曼寧。曼寧是美國陸軍的上等兵,曾經有過短暫的軟件工程師的工作經歷。在加入美軍之后,他利用便利,下載了美國軍方25萬多件軍事機密,之后把這些機密全部交給了wiki解密。泄露“美軍在巴格達故意射殺路透社記者以及事后的故意掩飾”、“美軍阿富汗格拉奈大屠殺”等事件。
斯諾登,曝光了監聽門和菱鏡計劃,等一系列機密,在整個世界范圍內掀起軒然大波。
這些事件的背后,或許有很多人出于不同角度的推波助瀾和策劃。
但不管背后那些藏在陰影當中的人到底目的是什么,但是就這些【泄密者】而言,一方面是忠于旗幟和制服,另一方面是忠于旗幟和制服所象征的理想,在這兩者之間他們被迫做出選擇。
他們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叛徒,而是新一代的愛國者。
······
一處權限級別極高的安全機構當中,魯迪坐在桌子前拿著一份包裹正看著,敲門聲響起。
“進來。”
隨著魯迪的話音結束,推門而進的是十余名擁有各個領域博士學位的頂尖者。
等幕僚長交代了門口的警衛現在拒絕任何人的會面之后,這場位于整個聯邦最高層的秘密會議,便正式召開。
“總統先生,這是xx博士、這是····”幕僚長一一介紹完了這個組建而成的【智庫】后,將一份文件遞給了魯迪后繼續說道,“吹哨人已經上線了。”
結果文件掃視了一眼后,魯迪皺著眉頭說道,“怎么還有《真相》這個報社,他們背后有李氏財團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