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局和后記】:生前事(7)
“本院認為,被告人的犯罪事實在一定區域形成非法控制或重大影響,嚴重破壞經濟秩序和社會生活秩序,社會危害極大···經裁定被告人犯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參與組織黑.蛇.會性質的組織團體、非法經營、洗錢、非法持有槍支···數罪并罰處以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筆趣e
沒有什么意外,僅僅三年不到,李明連著背后的保護傘一起被連根拔起,等待他的結局自然而然是一百多頁判決書帶來的死刑。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至第十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高級人民法院提出訴訟·······”
審判長:“被告人你聽清楚了嗎?”
李明:“清楚了。”
審判長:“你是否選擇上訴?”
李明:“不了。”
······
倒數二十四個小時,李明在看守的陪護下,在死刑通知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大多數死刑犯在得知這樣的消息后,都在短短的一天內,將接受死亡的五個心理階段展現得淋漓盡致。
開始出于生命本身的防御機制的拒絕接受,到否認無濟于事引起的憤怒狂躁,隨后試圖上訴或者交代信息來換取渺茫的機會,而在不得不接受現實無法否認后抑郁,到最后只能無奈的坦然接受。
期間或許穿插著對往事的后悔或者是所犯罪行的懺悔,但實際上,這些大多數都是說服自己能夠心安理得接受死亡的借口。
由于在這最后的一天中,犯人的情緒波動會極其強烈,出于人道主義關懷,一般來說,監獄會派出精神保健師來安撫犯人的情緒,但大多數時候,他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只是傾聽。
不過與那些想把下半輩子說不出來的話一股腦的說出來的犯人不同,李明拒絕了。
“不要想不開,有些事情無從改變,那坦然接受起碼不會讓你現在很痛苦。”李明的平靜讓精神保健師懷疑他想自殺,于是勸慰寬心道。
“不用了,我很好,自殺這種事情只有蠢貨能做得出來。”臉上綻放出笑容,李明開口說道,“不過最后這段時間有些無聊,如果可以的話,能麻煩你給我一本書嗎?”
倒數16個小時,私人定制最后的一頓飯。縱觀人類死刑史,就沒有讓犯人餓著肚子上路的,因此,監獄會為死刑犯定制斷頭飯,任何合理的要求都會被滿足。
斷頭飯、長休酒,黃泉路上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