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四章 根基
他從西門浩口中知曉,阜城貿易場的稅賦由安東都護府的戶部清吏司掌管,遼東軍利用戶部清吏司,源源不斷地從阜城貿易場吸取血液,而戶部清吏司有權過問東北四郡的賦稅,那么黑山貿易場一旦設立,依照律法,戶部清吏司不但有權過問黑山貿易場的事務,而黑山貿易場的賦稅也將由東北戶部清吏司來收取打理,甚至在法理上還挑不出毛病。
秦逍當然不可能為他人做衣裳,更何況是做好了蛋糕送給遼東軍。
所以他往京都送去的折子里,不但諫言招安黑山匪,另一項重大的事宜,便是在黑山開設貿易場,而且諫言戶部委派官員前來東北,直接管理黑山貿易場的事務。
東北戶部清吏司既屬于安東都護府所轄,在名義上,更是直接隸屬于京都戶部之下,戶部直接派人來,當然可以將東北清吏司晾在一邊。
秦逍知道,因為遼東軍的存在,戶部就算想插手東北賦稅事務都沒有機會,自己的折子,正好給了戶部伸手的機會。
只要戶部官員一到,龍銳軍就可以將東北戶部清吏司拒之門外,讓東北戶部清吏司沒有機會插手黑山貿易場。
秦逍想的很遠,甚至準備好了與朝廷做一個交易,那便是江南的軍餉直接入國庫,而貿易場的賦稅添補軍餉之缺,貿易場初期的時候,賦稅如果不足,江南只需要彌補軍餉的差額便好。
其實他心里清楚,朝廷對這樣的交易肯定求之不得。
本來之前國庫從東北四郡就得不到多少賦稅,阜城貿易場的收益更與國庫沒有任何關系,而江南的軍餉一項也不會入國庫,一旦黑山貿易場開設,戶部派員來打理,貿易場賦稅補貼軍餉,江南只需補差額,那么還有一大筆銀子可以進入國庫,無論怎么算,朝廷肯定是增加了收益,有益無害,這樣的便宜好好事,朝廷當然是不會拒絕。
戶部的官員如果早早抵達,甚至參與黑山貿易場的籌建,那么龍銳軍控制黑山貿易場就披上了一層合乎法理的外裳,這對龍銳軍當然是大有裨益。
只是大理寺、刑部和吏部都派了官員前來,唯獨戶部的官員遲遲沒有抵達,這讓秦逍失望之余,心下還是有些忐忑。
他知道國相不但掌理中書省,而且還兼著戶部尚書之職,戶部直接由國相夏侯元稹控制在手。
戶部官員遲遲未到,難道是國相從中作梗?但此事與戶部有益,夏侯淵這邊是老糊涂,也不至于阻攔這件事情。
秦逍走出大門,抬頭望向西邊的天幕,心中卻是在尋思,國相夏侯元稹到底在盤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