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給傅老當書童
這樣水平的作品,憑什么讓傅老出面站臺,那是降低傅老的品味!
謝騫懷疑傅老在捉弄自己,可他沒有證據。
就算有證據又怎樣,現在是他有求于傅老,還得要配合傅老的捉弄呀。
謝騫認命了!
“我會盡力的,如果哪里讀的不好,希望您及時提出來。”
傅老同意了,做了個手勢,示意謝騫隨時可以開始。
謝騫放棄了短篇,選了《少年偶像》,在調整了心態和情緒后,謝騫開始開始朗讀了。
謝騫的聲音一直是好聽的,這可不是聞櫻在男神濾鏡下的錯覺,而是事實。
造物主格外偏愛謝騫,給了他好看的皮囊,還給了他好聽又有特質的聲音,這樣的人用心朗讀一本小說,真是一場聽覺享受。
傅老就挺滿意,沉浸在了謝騫所朗讀的故事中。
書房之外,傅家人聽著書房里傳來的朗讀聲,面面相覷。
良久后,一個傅家人打破了沉寂,小聲道:“老爺子是怎么回事,《少年偶像》這本書不是早就……”
“噓!”
另一人比了個禁音的動作。
“老爺子難得高興,你可別掃興。”
讀一遍小說怎么啦!
有些人想讀,老爺子也不一定想聽。
不好的作品,讀給老爺子聽簡直是精神污染。
一本書老爺子如果愿意聽第二次,那就說明老爺子挺喜歡!
……
謝騫在給傅老當書童時,反魚浪潮仍在發酵。
有了那位老作家實名批評,仿佛是鼓勵了其他文學評論家,越來越多人開始下場,想要把水攪渾從中得利。
文學評論家就是靠評論別人的作品吃飯,言辭越是犀利,越容易被人記住。
至于被他們批評的對象會怎樣,他們是不用管的,在獲得名利的過程中,總會犧牲一些墊腳石嘛。
聞櫻就是塊很好的墊腳石。
資歷淺,年紀不大,名氣卻大。
在文壇尚未結交到深厚的人脈就迫不及待跳出來當出頭鳥,可不就被所有人獵人盯上了么!
踩著聞櫻,評論家們能獲得很好的知名度。
能為聞櫻出頭的,不過是蓉城出版集團,那是聞櫻的利益共同方,敢替聞櫻出頭,評論家們巴不得一起踩!
看著聞櫻倒霉,一些人還挺高興的。
比如連輸兩場官司的韓琴。
韓琴名聲大臭,不能再當雜志主編了,離開《愛格》雜志社后甚至沒有其他雜志社肯聘用她,韓琴就做了自由撰稿人。
所謂自由撰稿人,顧名思義,那就是想給誰投稿都行,反正筆名的馬甲往身上一披,誰也不知道那是韓琴。
輸官司丟工作還賠錢,韓琴現在可謹慎了。
至少在質疑征文比賽黑聞櫻時,韓琴學會了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