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量變引發質變
“臣遵旨。”
帝辛安排比干去大肆生產這些教材,那么學宮正式開張的日子近在眼前咯。
教材的事告一段落,帝辛看向烏云仙。
“先生,不知你是否有可以測試人靈根的法器,孤需要你助我一臂之力。”
“大王放心,我截教弟子遍布天下,能人輩出,煩請大王說明原由,方便貧道尋找。”
烏
云仙已經做好了把自己一生托付在大商的覺悟了,這可謂是一場豪賭,他對帝辛這個人充滿了好奇心,他想知道帝辛接下來會怎么樣。
“孤覺得,修道看機緣這個說法不適合現在的大商,孤有個想法,希望把靈根分為五行,各自修煉,用法器測試子民的靈根,根據測試出來的數據,安排給他最適合修煉的功法,事半功倍,但是孤并沒有能檢測常人靈根的法器。”
“請大王繼續說。”烏云仙仿佛抓住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沒抓住,所以要仔細聽聽帝辛的想法。
“先生,我舉個例子,如果有一人,生于火月火日火時火辰,那么就足以說明此人適合修行火系功法,且靈根命格極致陽剛,修習火系功法必定事半功倍。待此人通過火,參透了道法規則,就能通過自己攜帶的屬性,演化,甚至逆轉五行。”
帝辛之所以會這么說,是因為后世類似的行徑還蠻多的,也算是中西結合吧。
古代如果要憑空做一個轎子,也是要一個一個組裝的,組裝的零件就需要工具細細打磨,然后逐步拼裝,才算大功告成。
這樣造成了的轎子質量絕對很棒,但是耗時耗財,耗費心力,并不方便。
后世工業時代中,一個轎子的各個分部零件,都有了各自的分工,批量生產。
不僅大大緩解了工匠的壓力,還讓效率大大的增加。
一個零件的批量生產,技術要求并
不高,尋常人都是信手拈來的。
只是在第一次上手比較生疏,速度比較慢,熟悉了以后可就事半功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