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十九章 做適合做的事
法官對鬧騰的雙方翻了個白眼,徑直起身從座位后面的窄門離開。
“已經是第二好的結果了,APLUS?!?br/>
繳納保釋金后即恢復自由,不用再被押送,一行人驅車飯回警署辦理手續,科克倫對正從個人物品袋里取回手表、金鏈子往身上戴的宋亞說道。
“我花大價錢聘請你們三家律所,想聽到的可不是什么M-fxxk第二好?!?br/>
宋亞把自己拾掇好,用冷靜但帶著脾氣的語調抱怨,“如果我得不到最滿意的判罰結果,那找你們這些頂級律師來幫忙又有什么意義呢?”
“Come on!APLUS,我們也無法完全支配法官,涉嫌與外國公司的非法交易僅僅被禁止出國,法官已經很通融了?!?br/>
威爾加德納攤開雙手說道。
“麥克,斯隆,我們走。”
攏共也就在鐵籠里呆了兩個多小時,宋亞算滿意,只是如果不被禁止出國就更好了,他沒和威爾辯,讓老麥克領自己和斯隆離開警署。
其實他也知道其中道理,法官作為精英中的精英,這個人群看待事物的方式、觀念和政治傾向非常明確、堅定,判罰時會經常按個人的好惡行事。
比如九二年洛杉磯的韓裔店主案,韓裔超市女店主射殺了一位偷東西并且打人的黑人女孩,明明已經被陪審團判決謀殺罪名成立,但時任法官卻只給出了緩刑加罰款、社區服務的判罰,導致黑人群體極為不滿,成為后來洛杉磯事件的重大導火索之一。
但這些法官同時又非常懂得利用規則,從不會承認在法庭上代入了自己的個人感情。
而陪審團又是由素質不高的市民所組成,現在早不是精英樂于參與法律事務的時代了,陪審團義務耗時長、壓力大、報酬低微,稍有辦法的精英會利用各種方式逃避,導致陪審席上大都坐著喜歡憑直覺和情緒行事,并不具備辨別能力的群氓。
為了盡快完事回家,大多數陪審團的成員會盡快在內部形成共識,根本懶得沉下心研究枯燥專業的證據,以及對案件本身展開思辨。
海洋法系的這兩種審判方式都有極大不確定性,一方面給了律師通過社會地位、交際網,上爭取法官,下通過話術、辯論技巧甚至打動人心的抒情引導陪審團成員的空間。越有名有勢的律師就越容易取得勝利。
另一方面,即使是大律師,很多時候也不敢把案件勝負和個人的名譽前途付與法官和陪審團這兩個極大不確定性因素去賭博,他們寧愿和更理性的檢方做交易。
檢方也同理,所以大部分案件其實都是通過辯訴交易了結的。
一位被控告殺人的罪犯,檢方可能手里并沒調查到充足的證據,辯方和被告也怕交付給陪審團判定是否有罪時出意外,于是雙方大概率在判決前達成一個都能接受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