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九章 感激于我
甚至因災情,有些有點權利的人,不僅不會倒霉,還能因此發一筆橫財。
這在當官的眼里似乎也不是稀罕事,無非就是有人查沒人查的區別,也是要不要撕開一層遮羞布的問題。
“可是,這貧富分化,終不是正道,特別是商人,不事生產,卻坐收巨利,應該一概禁止才是。”
張岱滿懷憂國憂民之心,心里想著上書嚴厲打擊經濟,騾車在這時入了解鹿府
張岱在官場上的名聲,可謂兩極分化。
與他沒有直接利害關系的人,不吝嗇于夸贊張岱的清名,有些人還會為其寫詩稱頌,這不僅將張岱的名聲在一個小范圍內推到高處,也可以借機顯露一下稱頌之人的清名。
但同時鄙視忌憚這人,甚至是想要給這人使絆子的也不在少數。
有些是有利害關系,有些沒利害關系但本身不清白,哪怕現在沒與張岱對上,可預見的幾年之內也不會與張岱對上,但誰知將來會不會與這個人對上?
這樣的人,若放任其一路高升上去,成大權在握之人,誰知道會不會阻礙更多人升官發財?
這一部分人,就是讓張岱“惡名”傳開的主要推手。
但也極少數人,是指出“張岱實無益民生國事”的大臣,對他有著不小的看法。
而此刻,一個“推手”之一,就正在知府衙門書房里,細賞著木桉上排著幾幅字畫,嘆著:“府君大人,公允來論,太孫的字畫確已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了,與往昔名家相比,都毫不遜色,甚至有過之。”
這人穿半舊綢袍,長臉,帶著文卷氣,看起來是個中年舉人的樣子。
“嗯,確是。”知府托著下巴,思量:“就氣韻而言,更是勝出不少,不知道太孫哪來的這閱歷沉淀。”
“可惜命數已定……并且,還有張岱等人與之同陣。”中年舉人才想說話,一個家人(家生子,奴才)敲門被喚進來,稟報張岱入府城的消息。
“才說到他,他就到了。”知府捋著短須,笑說。
“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