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共情
沅江縣城既破,岳飛與張浚依然沒有松弛,他們剛剛討論過這個問題,所以比誰都清楚,這種南方小縣城想攻破太容易了,不值一提,關鍵是不能讓兩個匪首逃了。
一旦逃了,鉆入洞庭湖里,這事就沒完了。
但很快,一個讓岳飛與張浚,還有所有官軍將領,乃至于降服將領都感到振奮的消息便傳來了。
“鐘相有意率子女、偽楚官吏自縛出降?”城外某處充當指揮臺的坡地上,此時已經展露身份,坐到主位上的張浚一時大振。“速速去告訴他,只要他妥當來降,再替朝廷招撫湖南一帶水寨、城池,還有湖中島民,我便以當朝樞密使的身份保他后嗣不絕!”
信使不敢怠慢,匆匆再去,雖然中間有對所謂樞密使的突然出現感到疑惑,有要求岳飛文書作保等等亂七八糟的事端,但大局在此,所以,往來數次后果然還是定下了好消息,鐘相真就要投降了。
群情鼓舞,這可真是群情鼓舞,因為鐘相投降對在場所有人而言都是天大的好消息。
對于張浚與岳飛這種帝國高層而言,這意味著亂后洞庭湖地區的穩定度再上一個臺階,最起碼無人能從神道巫祀的角度來輕易作亂;對于官軍們來說,雖然軍功會略有縮水,但也意味著不用再冒著可能到來的春汛繼續打仗了,剩下的湖南湘江流域很可能會傳檄而定;而對于投降的本地漁民、湖民、水匪來說,則意味著他們不必為自己的投降付出任何道德人心上的代價。
但是,最后畢進作為岳飛親近校尉前去拿人,匆匆入城,卻一時沒有輕易折返,非止如此,大約就是畢進進入城內后稍許,原本已經有些平靜下來的城內卻一時喧嘩驚擾,儼然是出了事端,這讓不少人,尤其是新降服的本地人多有驚惶之色。
不過,喧嘩驚擾很快便消失不見,想來應該是被御營前軍的部隊強行壓制了下去。而且沒過多久,眾人便眼睜睜看到無數甲士擁著數十名衣著服飾怪異卻又明顯鑲金帶玉的俘虜涌來,也是徹底放松下來。
“怎么回事?”王貴看到畢進率先近前來報,當即遠遠蹙眉相詢。
畢進不敢怠慢,直接俯身相對,小心匯報:“楊幺那廝不愿降,還劫持了鐘相的一個兒子,試圖逃竄,已經被拿下了,但事發突然,跟去的御前班直為穩住局面,直接打斷了他兩條腿,眼下有些不太體面……”
王貴回頭去看岳飛,而岳飛又回頭去看張浚……且說,聽到這個消息,岳鵬舉便知道此番南下的任務已經算是結束了,所以自然樂的讓這位樞密使來接手。
而張浚只是微微一怔,便也直接抬手:“無妨,一并帶來,事到如今何必在意什么體面不體面?無外乎是降或不降而已,他若不降,當面處置了便是。”
岳飛以下,所有人都一起點頭,確實是這個道理嘛。
于是乎,畢進自去后方提人,而張浚也自與身前鐘相一家先做交涉。
且說,鐘相人過中年,一朝兵敗,豪氣全無,見到張浚,只是哭哭啼啼,先將偽楚王衣冠解下,印璽奉上,然后又許諾替樞密使招降湖南湘水流域剩余的據點……事情順利到所有人都有些了無趣味。
“我見你如此老實,視兒女性命猶勝自身,端是尋常富家翁做派,如何便要作反呢?”重申了一遍必然保住對方幾個小兒女以后,眼見對方如釋重負,張浚不由心生好奇。
“相公不知道,俺實在是沒辦法,不是俺本人要反,乃是被人架著不得不反。”被取下繩索、扒了衣服的的鐘相確定自己幾個小兒女能活后,復念及自己本身十死無生,也是一時潸然淚下,不由抬袖遮掩老臉。“俺們鐘家世代在洞庭湖靠著大圣名號做社團生意,乃是豐年時收谷收錢,災年時出谷出錢,興旺時收谷收錢,窮弊時出谷出錢……幾代下來,這社團生意都是極好的,但靖康之后,朝廷索求實在是太多,尤其是去年加稅加賦,乃是整個荊襄一起來的,荊襄整個窮困,落到俺們社團,便是全部有出無進了,眼瞅著就要破產,便被那些人給架著起來做了亂……相公,俺委實不是成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