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談兵
下午陽光有些燥熱的時候,趙官家跟呂相公、王總統一起率眾離開了洛陽舊宮,往歸城外軍營。
可能是他們剛剛祭祀了上一個鞍馬弓劍隨侍御駕相公汪伯彥的緣故,氣氛稍顯沉悶。而一行人沿著澗水緩緩進發,走到一半的時候,考慮到呂相公的年紀,卻是直接停在了一個道旁草棚那里,稍作歇息。
這個草棚之前大概是賣茶的,但眼下早已經空無一人,桌椅家伙什反倒都在,主人顯然離去匆匆。而趙官家、呂相公、王節度既入內,早有御前班直拿什么東西匆匆抹過,并擺好了順序,讓眾人妥當坐下。然后還直接尋到側后方的灶臺,取了柴火,燒起了一點熱水。
當然,中書舍人以下,想坐的話也沒多余椅子,卻又只好站著,但說不定能分到一點熱水。
眾人既坐,自然要聊起戰事,尤其是呂相公到底是從南方過來的,對北方諸多軍事布置都不太明晰,而這些天又連續趕路,也未曾能坐下來好好說一說眼下局勢。
“按照軍報,韓世忠應該也已經渡河了。”呂頤浩撫膝而嘆。“其部御營左軍皆為精銳,與李彥仙聯兵后,應該有最少六七萬眾,不曉得能不能一戰而下河中府?”
呂相公既然說話,周圍人最少有一半面面相覷起來……雖然這位呂相公有膽略,有決斷,而且素來鞍馬弓劍不俗,但是軍事上還是跟專業人士差很多的。
這話,便是趙官家都聽得不對。
“呂相公想多了。”眼見著周圍無人敢應聲,趙玖隨即失笑以對。“河中府有河東城這樣的大城,只要守備嚴密,上下一心,便是城中將士數量、戰力委實不如韓李,也能守個一兩月的,直到起砲砸城。”
呂頤浩微微頷首。
就在這時,王彥王總統一時沒有忍耐的住,卻是忽然插了句嘴:“官家、相公,關于韓郡王,其實關西頗有議論……”
趙玖沒有吭聲,倒是呂頤浩本能捻須挑眉:“什么議論?”
王彥猶豫了一下,咬牙相對:“非是下官擅自議論同僚,而是說關西那邊早有彈劾不斷,便是下官昔日在關西也屢有耳聞……都說堯山戰后,韓郡王得封郡王,眼瞅著便是漸漸懈怠下來,平夏一戰,官家用岳飛曲端吳玠,獨他沒有太大功勞,似乎又覺得自己功高難封,官家是刻意不愿再用他,就更加不堪起來,既居功自滿,敷衍軍事,又懼怕時勢,優游林下,甚至思退求全,舞文弄墨起來……”
呂頤浩聽得不好,扭頭相對趙玖。
“都只是裝的。”趙玖面無表情,干脆應聲。“他私下多有密札奏事,視北伐為平生所愿,言辭懇切,甚至做了一首詞明志……”
“陛下。”呂頤浩陡然一肅。“天下事,無不可與宰執言者。”
趙玖干笑了一聲,卻是回顧周邊。
楊劉二人會意,隨手一指,所有站著的人直接后撤,倒是省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