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眾志成城
托冬日夜長的福氣,宋軍的計劃得以有充足的時間來完成。
當貝言犧牲了自己僅有的三個熱氣球中的兩個以后,宋軍今晚兩個最關鍵的戰術步驟就已經大約完成了一個……數十艘帶著小型砲車、床子弩的大小輪船已經成功越過了這片狹窄的陸地,從黃河東道的北岔進入黃河北道的東岔,而且還在源源不斷。
當然,損失依然很多,至少有七分之一到八分之一的船只因為種種奇怪的緣故拋錨在陸地上,也不曉得何時能修好,而且有一艘輪船直接在黃河東道那邊的入口處翻船,致使四個船塢中的一個直接停止運作。
但是,這已經足夠了。
實際上,早在之前第一個氣球燃起,彼時已經有十余艘輪船成功進入黃河北道東岔的時候,宋軍便也沒有了回頭路可走,而宋軍第二個關鍵步驟也在那時被田師中開啟——暮色與一層常見的冬日薄霧之中,數以萬計的宋軍主力,開始在城南城北同時渡河,而城北那里尤其規模龐大,因為隨著戰兵渡河的,還有數不清的宋軍民夫與建筑板材。
他們甫一渡河,除了極少數精銳部隊被要求就地休息防備外,其余所有人,無論軍民,都直接就地修筑起了工事。
冬天的土地有些僵硬,但這并不是凍土,沒有達到那個不能為的份上。鐵制的長鑿頭狠狠揮一下,便能挖出一個淺坑來;揮二十下,便能挖出一個足夠三木并立淺淺長坑,而若是能揮舞兩三百下,并有一個人協助他將坑內的土清理出來,便足以挖出一個能將之前田師中抗來的板材給成功立住的深坑。
但還不夠,幾乎每個這樣的板材,都還要有牛皮繩索連結其他板材,還要有兩側的其他淺坑插入單個木料以作輔助固定,還要有木板釘住相連的板材,以成整體,這樣才算是將一個板材徹底固定、成功埋下,成為傳統營寨柵欄的一部分。
相較于這個略顯復雜、需要經驗的工作來說,柵欄前挖掘壕溝的行為反而顯得簡單一些……挖坑便是了,所有人都能挖,不用太深,兩尺半深度、三尺寬,順著柵欄、沿著一條線從東向西去挖便可。然后挖出的土,復又可以在柵欄前堆壘,對壘的同時,還要去河道中取水澆培……此時的河水澆上去絕對有奇效。
當然,難處也是有的,最關鍵就是照明,考慮到這邊的行動規模,為了謹慎起見,哪怕是在數里之外,宋軍也不得不嚴格約束了照明光源,預定的防線修筑線上,每二十步才有一個火把,而且還在南側加了木板等擋光物價,運輸道路上,每四十步才會有一個火把,也都有南側擋光的布置。
可即便如此,遠遠望去依然有些奇怪。
而且隨著渡河過來的軍民越來越多,行動規模也越來越大,不光是光線,噪聲也越來越抑制不住,這種情況,在這一日的后半夜時段,也就在兩城夾河處的戰事告一段落之后,變得異常明顯。
沒辦法,人太多了。
“這是啥?人哈出來的氣?還是汗氣?”
探視完蕭恩和一伙子老兄弟,隨便披了一件襖子的張榮匆匆登大名城北城來匯合岳飛,但剛一登城便注意到了一個奇怪的視覺現象。
原來,從燈火通明的大名城、元城這邊向北望去,光暗之間明顯有一股奇怪的霧氣在舞動,好像什么活物一般在黑暗中朝著光亮曲張牙舞爪。
“都有吧。”
全副披掛的岳飛表情平靜,上半夜意外出現的那一瞬間錯愕與慌張早就無影無蹤。“應該是熱氣……跟冷氣交匯,所以顯出來了……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