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要打仗了?
待交代完這些之后,其實便沒什么事了,除了每日習訓外他會去看看,只需要早上來點卯就行。
他們這個級別的軍官,討論國家大事也輪不到,上面有什么消息倒是來得挺快,畢竟是內殿直,時不時就有殿前司官員來找他。
有時去殿前司交一些文書,領一些東西,也會見到諸軍將領和樞密院的一些官員,能聽到些消息。
比如最近就聽到消息,上面會給他派個副手到內殿直來,可具體是誰久久沒有消息。
也有一些從樞密院出來的小道消息,說官家準備打仗了,至于真假未知。
.......
“自古以來帝王,都設立史官。
群臣所出謀略,都要全面記載,事關國家安危的緣由,得以秉筆直書,歷代以來,名稱不一。
記載人君言語行動,歷代都有起居注;
記載將相治理國家,則自古就有時政記。
然后從中摘錄事實,編成史書。這是因為史書的見聞,須有出處;編撰之時,要求詳審。今日之左右起居郎,就是古之左右史。
唐文宗時,命史官執筆,立于殿階螭龍首下,以記載政事。
到后唐明宗時,命端明殿以及樞密直學士輪流撰寫日歷,即送史官,以備纂修史書。
到近朝,諸事廢止,史官僅憑各部門公文,史館只取兩省的制書,此外雖有采訪詢問,照例都不真實可靠。
自本朝先帝開國鴻運,以至皇帝陛下繼承大業,諸多圣德武功,神謀智略,都是隱密不顯,宮廷深奧森嚴,外臣不可得知,眾官不能詢訪。
以后望將咨詢之事,裁制之規,另命身邊臣子,立時詳細抄錄,每當修撰日歷,就讓封好交付史臣,以期國家大事沒有遺漏地記載,職責部門免除疏忽的過錯。”
垂拱殿中,李谷正與官家侃侃而談。
垂拱殿位于皇城中軸線偏西,從東華門入向西,如垂拱門就到,是皇城中的大殿之一,平日是官家處理公務,召見朝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