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周朝宰相們
史從云應是。
“坐罷,史廂主的委任狀老夫早準備好了,這就讓人送過來。”說著已經招手讓人去拿。
之后不再說,又低頭干自己的事情,手中毛筆舞動,史從云識趣的安靜坐在一邊。
過了一會兒,去拿委任狀的樞密院官吏還沒回來,魏仁浦已經放下手中的筆,頓時有了空擋,屋里很安靜,乃至有些尷尬。
魏仁浦開口:“史廂主知道官家為何寒冬臘月出兵嗎,官家那群御前問策的讀書人中不少人都覺得不妥,認為天寒地凍不該出兵。”
史從云聽出了魏仁浦有些考校的意味,連忙坐直身體,想了想認真的說:“我覺得官家和相公們冬日出兵是有道理的。
雖然天寒地凍確實不適合出兵,不過打南唐要渡淮河,冬天是枯水期,適合在河上架橋強渡,冬天出兵最好。”
魏仁浦眼睛一亮,點頭道:“不錯,不愧是能打敗李延圭,擊敗蜀國大軍的人,少年人少有你這般看得透徹。
老夫見過不少人,自認為文韜武略,學富五車,談論起事來滔滔不絕,可別說去做,就是連一些常識都不懂。
南唐要守淮河,咱們要渡淮河,冬日枯水期是最好強渡架設浮橋的。只要在冬天渡河架橋,守好橋頭,來年開春后續大軍南下就能一舉渡河,大舉南攻。”
史從云感慨了一句:“官家和諸位相公真是深思熟慮。”這句是心里話。
魏仁浦自己也撫著胡須笑了,史從云的馬屁顯然拍對了,對南唐進攻計劃制定有他的份。
過了一會兒,官吏終于回來了,送來是史從云的委任狀和一張有樞密院印簽的明細表,告訴他憑此去太倉領東西。
大概是廂主的官服鎧甲儀仗用具之類的。
隨后史從云客氣的告辭魏仁浦,退出樞密院。
心里有些感慨,周朝的幾個宰相班底,除了史從云沒見過的范質外,李谷、魏仁浦、王溥、王樸等人都是很有水平的。
平時官家決策肯定都有他們的參與。
勞苦功高能干實事的李谷自不用說,不說他以前就立下的功勞,高平之戰中籌集大軍糧草,黃河泛濫是李谷去治水,到官家要南征南唐以李谷統籌調度各軍為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