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熟讀兵書王昭遠
雖然有些人不快,不過也沒什么,王昭遠只覺得他們是嫉妒自己的才能,所以才不服氣,反正陛下對他信任,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何懼這些小人。
不過他的門客給他提了醒,陛下可以保護他一時,不可以保護他一世。
那門客的話他現在還記得,“公身居高位,卻沒有太大的功勞,陛下在時還好,有朝一日陛下有恙,只怕群臣不服,到時會大禍臨頭啊。
依我之見,公應該趁著陛下健在,多爭取機會,以功績證明自己,既可以自保,讓眾臣子住口,也可以名留青史,與武侯齊名.......”
那時候這番話打動了他,也完全說到他心里去了,一為證明自己,二為名留青史!
他飽讀詩書半生,可不就是為了這些嗎!
他所向往的正是像武侯那樣,大權在握,名留青史,以供后人瞻仰,證明他的本事!
所以當初史從云出兵,率二十萬大軍要伐蜀的消息傳到蜀國時,成都震動,整個蜀中人心惶惶,不少人向陛下提出直接向周國稱臣納貢來免除兵災之禍,就像南唐國那樣。
不過王昭遠力主出兵,并且說服了陛下,如果不出兵,他根本沒有機會證明自己的本事!
他熟讀兵書的王昭遠,豈能一輩子碌碌無為?
為了展示自己的本事,他毅然決然說服陛下出兵,并且開始想著,如何擊退史從云的大軍。
他自信滿滿,在半道已經想好如何排兵布陣,到達夔州之后就開始日夜在中軍大帳里指點江山,調度人馬。
這種數萬人馬在自己舉手投足之間調度,人人言聽計從的感覺,令王昭遠十分自得滿意,之后他想按照兵書上說的正奇結合,出奇兵到歸州去偷襲周國,被手下的門客和將領們組織了。
他們覺得這時候不合適,因為周軍人多,遠道而來,利在速戰,而他們在家門口作戰,利在堅守,不應該出去和周軍拼命。
他一開始覺得這些人膽小,難成大事,不過最終還是同意了,因為他也隱約覺得還是該弄清楚周軍虛實再說。
畢竟傳言周軍有二十萬,最少也有七八萬。
不過這一等就是一個多月,慢慢的前方傳來消息,周軍已經拿下南平三州,往南去打武平去了,根本沒有西進的意思。
一開始這是一些商人和旅人帶來的消息,他并不信,可慢慢的這樣消息越來越多,王昭遠坐不住,派出斥候沿江往下游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