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大周與契丹的河北戰事
于是他堅決不讓眾人出戰,任憑那伙契丹人挑釁,眾將士都憤憤不平。
一直到下午,在城下叫罵一天無計可施的契丹人終于沒法了,開始勒馬往后撤退。
后方一里外的山崗兩側的枯樹林間,也開始出現大量攢動的人影,遠遠看去兩側山脊樹林間都有人影活動的跡象,估摸著至少超過千人人,顯然是契丹人的伏兵。
眾人這才驚醒,嚇出一身冷汗,紛紛稱贊趙匡胤的有先見之明,之前要是追出去就上了契丹人的大當。
趙匡胤呵呵笑著,接受眾人的贊譽,也給大家解釋了他的懷疑,契丹人打仗從來就有以小股騎兵誘敵,大部隊在后設伏的打發,他也常用。
昨晚他們尾隨到滄州的契丹人只有二三百,二三百人不敢來這挑釁才對,可他們敢大搖大擺在城前叫罵,事出反常必有妖。
很可能是他們昨晚往北逃跑時遇到其它契丹人的大部隊匯合在一起,實力壯大之后想要臨走前殺個回馬槍,詐騙一波。
大家都對他的分析十分信服,隨后滄州派出斥候,尾隨契丹大軍。
發現他們大約兩千多人,伏擊的計劃不成,可能怕滄州調集附近城池援軍來合圍攻擊他們,馬不停蹄北上了,逃竄出境。
大家對趙匡胤更加信服,他笑著應付,卻有些心不在焉。
他還在貝州時就得到消息,史從云兩個月已經平定南平、武平,官家因為張永德在北方抗擊契丹有功,給張永德加了官卻免去其殿前都點檢的職務,讓史從云擔任殿前都點檢。
旨意到河北時,張永德還頗為高興,檢校太尉加通中書門下平章事確實是加官進爵,可趙匡胤卻很明白,這是明升暗降了......
不過他沒有多說,心里卻有些惆悵,他可能走錯路了。
趙匡胤自小外出打拼,是個很有雄心壯志的人,他能走到今天這一步有不少拼命的地方,當初的高平,后來的淮南,他好幾次都是從生死邊緣過來的,差一點就沒命了。
可他也明白,努力和本事是一方面,跟對了人也很重要。
他當初選擇了北上,選擇了張永德......
慢慢又想起那天三弟跟他說的話,心里有些別樣的感覺,史從云曾主動邀請過他......
可現在想這些都沒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