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北面部署
巡視一圈回來,北面的斥候也匆匆來大帳中向他匯報:“郭將軍,北面遼國部族援軍已經到檀州了,不過他們暫時不敢南下,似乎還在等人。”
“有多少人?”郭廷謂問。
斥候道:“昨天看起來只有三四千,今天就有五千以上的樣子了,北面援軍還在集結。”
郭廷謂點頭,檀州在幽州北面一百二十多里,蕭思溫確實也交代過,遼國各部族軍正奉命向著幽州集結,但他們大概沒想到,大軍還沒集結,主力的御帳大軍卻一波被殺得打敗。
遼國部族軍是各部集結起來的大軍,肯定不如被他們打敗遼國主力大軍,已經沒有和他們正面交鋒的勇氣,但救援幽州還是敢的。
這場仗已經到了撤軍的時候,官家的圣旨也已經到了,不過郭廷謂暫時把陶谷安置下來,以大軍撤軍要斷后,需要時間準備,沒有立即撤軍。
其實他是在等大帥的命令。
一直到兩天后,南面信使快馬加鞭送來大帥史從云和樞密院的最新命令,讓大軍南撤。
同時還有對新占據土地的安排。
瓦橋關為雄州,并且割容城歸義二縣屬之,以義成軍節(jié)度使陳思讓為雄州都部署,總覽雄州大軍,防備北面契丹。
陳思讓也是老將,這次帶千余人隨大軍出征,他歷仕后唐、后晉、后漢至今為大周臣子,熟悉北方局勢,在北方有威望。
之后下令以益津關為霸州,割文安,大城、固安三縣隸之。
同時大帥特別交代,趙匡胤為霸州、易州、涿州三州都部署,領率領軍隊駐扎益津關,作為抵御契丹人的最前沿。
同時又從山東濱、棣兩州征發(fā)丁夫修筑霸州,固安的城防要塞,以穩(wěn)固對北面防備。
如此,此戰(zhàn)大周重創(chuàng)遼國主力,從遼國手中奪回易州、涿州、霸州、雄州、莫州、瀛州、寧州等地,同時構筑起固安,益津關,瓦橋關,淤口關,獨流口為一線的對北方防御體系。
郭廷謂這才召集諸將,宣布此事,同時按照大帥親筆信的內容,在末尾囑咐道:“趙匡胤將軍,大帥在信中說你才能卓著,打仗內行,這樣的大事交給別人他不放心。
所以才將北面邊防大任交給你,希望你能肩負這個重擔,為國家,為百姓做好邊防大事。”
趙匡胤欲言又止,隨即單膝跪地,連聲感謝大帥的信任,同時表示自己一定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