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馬無夜草不肥
此舉得到不少官員和百姓的支持。
可偏偏他們這地方距離北漢很近,距離大梁太遠.......
北漢國主知道此事后接連派出數千人的軍隊越過黃河向西,進攻麟州,雖然北地之民自古接壤北方外族夷狄,常年與契丹人作戰,民風彪悍,婦女都能挽強弓作戰,所以接連幾次在東面山谷中殺敗北漢軍。
可麟州這地方貧瘠艱苦,人丁稀少,而且城池普遍殘破,有些城郭甚至是漢朝時和匈奴人爭奪河南地(河套地區)建起來的,修修補補用到現在,根本頂不住北漢國源源不斷的長期進攻。
而周國的國都遠在大梁,已經不是漢唐時候的關中了,鞭長莫及,加之又是和南面打仗,又是和契丹人大戰,根本無法支援他們。
最終他無奈之下只能和北漢國講和,再次臣服北漢,但北漢那邊也因為損失慘重不敢逼他。
他利用這些時間不斷養兵,修城,然后在去年再次反叛北漢,投靠周國。
北漢國主大怒,派來兩千多人的部隊渡過黃河,打了半年,這次他不再主動出擊,而是一改以往的戰術,以修筑起來的夯土城墻消耗和抵御北漢軍。
因為他知道,自己這邊人本來就少,死不起。
結果打了快一年,北漢兵被殺幾百人后不得寸進,等糧餉補給不濟之后只能撤兵,這次他成功抵御了北漢。
可他還沒高興多久,正準備派人寫捷報去大梁要些賞賜時,突然傳來噩耗,周國沒了,史從云篡位,建立秦國取代周國。
這一下,李繼勛又陷入困境,他好不容易反復橫跳,機關算盡,為的就是投降朝廷,不做契丹人走狗。
結果等他好不容易打了好幾年,經營了好幾年,能夠守住自己,不借助朝廷的力量,一回頭,朝廷沒了!
當時他就大病一場,好在手下幕僚提醒他,秦國也是中國正統,也是朝廷。
他這才緩過來,這樣的事太多了,如果秦國不對契丹人卑躬屈膝,那么其實投靠秦國也沒差。
但之后北漢聯合李筠反叛的消息傳來,又讓他猶豫了。
李筠的威名在河東,在北面非常大,他和北漢聯合,天下形勢會不會又有變化,萬一他站錯了呢,那一個小小麟州哪里是北漢和李筠的對手,難不成到時他去投黨項人么.......
種種事情縈繞心頭,他好幾天都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