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戰爭規模
而且火藥不是制出來就能用,還要做防潮處理,制造專門的木桶盛放運輸,全程見不得一點明火,轉遠也需要熟練的人來做,避免出事,這些都是細致活,一下子找不到人。”
話音落下,李處耘只好點頭,不再說話。
這時范質也接上:“你們以為我不知道連年豐收嗎,我說的是人,人丁才是強盛之本,連年打戰,死傷不說,也讓大量人丁沒法種田。
時間長了再好的太平盛世也會滿目瘡痍,國雖大,好戰必亡,這道理官家不會不懂。
老臣不是反對對南漢用兵,也不是反對打退南漢的侵襲,是說此事不能急于一時,不能急在今年,上半年才打了大戰,國家需要休養生息,忍讓一時才是上策。
如今我朝確實強大,但也不能因為強大就胡來,毫無節制,一年之內發起兩次大戰。”
史從云默不作聲,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不得不說,朝堂的爭論十分能體現當今秦朝朝堂局面。
武將勢力一家獨大,文臣難以爭鋒,但如今的秦朝的朝堂上出現一股新勢力,那就是機要司的工匠勢力,以馮繼升為代表。
文臣沒法獨立制衡武人,但加上工派就成,三方會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
這種制衡武將的辦法初見成效,和歷史上宋朝的法子完全不同,最終效果如何他并不知道,就目前看來是可行的。
史從云不理會他們的爭論,心里開始仔細思量起來。
李處耘等武將的心思可以理解,不過范質雖然是老頑固,但說得也有道理。
秦國就是再厲害也不能窮兵黷武,一年內開啟兩場全面大戰,再厲害的國家也難以承受,何況上次打河東,打契丹人把火藥庫存消耗得差不多了,也需要時間補充。
真要滅南漢,他必須準備一支水軍.......
不過不理會也是不可能的,南漢國已經越過邊境,劫掠了秦國百姓,殺了他的士兵,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依舊置之不理,那秦國顏面何存,天下人會怎么看他這個宗主大國。
腦子里飛速權衡利弊和局勢,又把全國的兵力部署過了一遍。
下方還沒議論出個結果,他腦子里卻有了自己的想法。
史從云腦子飛速運轉,想得差不多之后他微微抬起左手,整個大殿里都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