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有備而來
史皇帝組織的樞密會議也越來越多的開始討論起向江南用兵的事情。
史從云從來不是托大的人,他雖然曾經(jīng)也以一當百,年少輕狂,看起來很勇,但其實心里還是對打戰(zhàn)的事十分重視的。
如今對南唐開戰(zhàn),絕對是國力上完全碾壓的一戰(zhàn),不過史皇帝還是花了大量時間來研究進軍路線。
......
“朕仔細想過,我國大軍主要分三路。”史從云指著面前的地圖,旁邊是很多他的心腹,孟玄喆、范質、魏仁浦、閭丘仲卿、李昉等文臣,還有他新提拔上來的新人張齊賢以書記官的名義旁聽。
武將中邵季、王仲、王審琦、王全斌、李處耘、司超、慕容延釗、曹彬、劉仁贍、董遵誨、羅彥環(huán)、韓保正、黨進、剛回京的郭廷謂等人都在。
史皇帝早習慣了這種大場面,用一截木炭在地圖上滑動著繼續(xù)講解。
“主力陸軍走唐州,過襄陽,往南過荊南,江陵,然后沿長江從西往東進攻,大江上渡口很多,可以擇機渡江直取金陵。
側翼的陸軍走潁州南下,走滁州,和州,到達采石磯附近,利用機要司的方法準備搭建浮橋,強行渡江。”
說著他手指一滑,轉向地圖右邊:“主力水軍艦隊,從大梁出發(fā),沿汴水南下,入淮河,走泗州,楚州,轉漕渠南下,走揚州入大江,讓后由東向西合圍金陵。”
隨后,史皇帝將目光看向最后的吳越國:“吳越那邊朕會給他們下旨,讓他們派兵協(xié)助,出兵從東面牽制,攻打江陰。
你們都來看看,這個計劃如何,有沒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眾人盯著地圖,頓時議論紛紛起來,史皇帝也不打擾,任由他們?nèi)ビ懻摗?br/>
過了一會兒,年輕的張齊賢開口:“官家,所謂唇亡齒寒,吳越真的會出兵嗎?”
史從云看他一眼,年輕人想得很好,確實如果南唐沒了,那整個南方就只剩下吳越王一家了,成了國中之國,唇亡齒寒的道理他該懂。
不過張齊賢并不知道,吳越王已經(jīng)好幾次上書表示,他愿意來大梁做一個閑賦的王爺,只不過南未定,史從云覺得時機不到,只要南唐滅亡,他一紙詔書,吳越肯定會投降的,所以吳越一直以來都是他堅定的盟友。
對此,史從云答道:“會出兵的,這個不用操心。”
張齊賢連拱手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