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最后的希望
此舉卻讓劉澄對他頗為不快,開始防備猜忌他起來,一開始的好印象蕩然無存。
慢慢的,快一個月過去了,他的八千人馬沒有解潤州的圍,他發起過一次試探性進攻,派了四個營,接近兩千人,想到從西面逼迫吳軍后退嘗試解圍。
可才到跑馬山腳下,隔著半里地就被秦軍的火炮打了一通,隨后吳軍一擁而下將他們擊退,折損二百多人才勉強退回來。
這讓他第一次見識到了秦軍火炮的厲害,也明白吳軍雖然不及秦軍,可也是能打的。
就這樣,拖了快一個月,情況沒有絲毫好轉,他也沒解潤州的圍,而東面戰局卻越來越差。
這時劉澄突然提議,他在這也左右不了戰局,而且八千多人在這起不來作用,江寧那邊才是重中之重,不如讓他領兵去救援江寧。
盧絳同意了,他確實沒法解圍,而且和劉澄相處也不融洽,想到秦軍已經跨過秦淮河的戰報,于是囑咐了劉澄幾句,潤州是要地,看現在吳軍不準備強攻的架勢,只要死守著就好。
于是把自己的八千人留下三千多人給劉澄,隨后帶兵往西去了。
.......
潤州城中,因為看到城外援軍的到來,重重的鼓舞了全軍的士氣,原本壓抑沉默的城內,重新爆發一些活力。
下午,劉澄在自己官署中召見了那天在城頭說話的指揮使王關。
王關一開始十分緊張,想起自己那天在城頭說的話,他自以為是都監要收拾自己,忐忑不安的進了屋子。
沒想到的是進屋之后,劉澄絲毫沒有責備他的意思,而是直截了當的說:“潤州守不住了,我想投降秦軍,可我走不開,你是否愿意作為聯絡人出城去代我聯絡秦軍。”
王關一下愣住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自己聽到了什么,隨后毫不猶豫的搖頭,他搖頭的原因倒不是他忠心耿耿于南唐,他也早想投降了,可是......
“都監,我的家小都在江寧城啊,我們這要是投降了,豈不是害了家人!”
劉澄則不管那么多,他當初就是帶著所有金銀珍寶來的前線,為的就是萬一有這天準備,于是連說:“哎呀,事情緊急,如今我們只能自己固得了自己,哪里管得了家人,我全家還不全都在江寧呢。”
指揮使王關一下被鎮住了說不出話來,只能點頭答應,當夜就悄悄出門去聯絡秦軍,準備說明投降的事情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