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質更高
“凌然,你接著做左手環指(無名指)。”王海洋不可能放著凌然不用,等著其他人做完手里的活。
斷指再植是最爭分奪秒的手術之一了。
今天的手術更是如此。
要想5歲小病人的8根手指都能用,就要盡可能快的為他縫合。
好且快的手術,是斷指再植的術后恢復的重點。血運很重要,盡早恢復血運是最重要的。
沒人知道離斷的手指,失血多久就會壞死,也許20個小時,也許8個小時,也許12個小時——中國小兒斷指缺血時間最長的案例是56小時后,由無@錫手術外科醫院再植成功,但是,想必沒有人愿意主動挑戰記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qíng)況,有一點是不會錯的,你讓它盡快恢復血液流動,它的恢復就會越好,功能(性xìng)就越強。
一組,二組和三組的斷指再植都只進行到一半左右,所有人都沒有完成最重要的血管吻合,更有同樣復雜的神經吻合等待著眾人……
就他們目前的速度,一個半小時內都結束不了。
這種(情qíng)況下,別說是空出凌然了,讓別的醫生替換凌然都沒道理,凌然做的最快,又年輕有精力,讓他繼續做下去是最正確的選擇。
替補的幾名醫生,不論速度還是質量的,都不能與此時上陣的幾位主任和副主任比,又憑什么替換凌然呢?
王海洋不用左右衡量,轉眼間就做出了決定。
他要為整臺手術負責,而不能為某個醫生的臉面負責——不客氣的說,做不好手術的外科醫生,本(身shēn)也沒有什么臉面。
尤其是在云華這樣的省級三甲醫院里,大部分的外科醫生都是奔著技術路線去的,技術不好就會被看不起,這是毫無疑問的政治正確。
王海洋都已經是主任醫師了,他更用不著看別人的臉面。
凌然同樣不會考慮什么人的臉面,而拒絕自己擅長的手術。
凌然只輕輕的點了點頭,說了句“好的”,再道:“馬硯麟,你繼續縫皮。劉護士,拿左手無名指的核磁共振的大片給我看。”
馬硯麟硬著頭皮繼續縫皮,引來了眾人的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