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送行詩
“紫陽先生終于出山了,若是能得他賞識,將來我們在官場必定官運亨通。”一位相熟的同窗低聲道:“辭舊,你準備好詩了嗎。”
我哥給我準備了.....而且是半首七律....許新年望著亭內,淡淡道:“潦草準備半首,永叔,你過于功利了。”
七律詩有著嚴密的格律,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由八句組成,每句七個字,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
許七安給他的七律只有兩聯。許新年飯后追問,堂哥支支吾吾的岔開話題,就是不給后兩聯。
“這不是功利,學海與宦海一樣,苦做舟,鉆營為漿。”好友說,似乎知道許新年不擅詩詞,便沒有多問。
“永叔說的沒錯,而今官場風氣腐敗,胥吏配合貪官魚肉百姓,連年天災,若想改變局面,心思就得活絡些。”另一位學子參與話題。
叫永叔的學子點點頭,看向許新年:“你總說詩詞是小道,可你文章做得再好,幾十年后,誰還記得你?可詩詞,是能傳世的。”
詩詞就是小道,不能治國,不能利民,就是附庸風雅.....許二郎剛想這么說,考慮到自己現在正準備用附庸風雅的小道取悅老前輩,把話吞了回去,含糊的嗯了一聲。
永叔詫異的看著他,竟然沒抬杠!
大國手李慕白嘆了口氣:“楊兄,你當年要有他們一半的玲瓏,也不會蹉跎二十余載。”
紫陽居士笑了笑。
“這話不對,”兵法大家張慎失笑飲茶:“楊兄野心勃勃,是在為‘立命’境鋪路。”
聞言,紫陽居士喟嘆道:“終究還是被人排擠出官場了。”
“這不是你的問題,國子監出身的那幫人,不會看著我們云鹿書院翻身的。”
“哼,一群只知道媚上欺下,玩弄權謀的小人,兩百年不到,就把天下禍害成這般模樣。”
此事涉及到一樁很有意思的歷史。
儒家起源于圣人,白鹿書院作為圣人大弟子開創的學院,自詡儒家正統。事實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