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諫言
果然,藍珪越讀越塊。
“十三曰:
劉錡挫折合于堯山,沖剖叔于獲鹿,擒烏林答于寢水,逐兀術于深州,神機武略,皆定乾坤之舉。
特進德順郡王,加安德軍節度使。”
“十四曰:
靖康亂起,酈瓊投筆從戎,轉戰河上,守滑州十載,扼金軍七次,從征鄢陵、激戰東坡、掃蕩河東、困縛拔離速,堪為戰功卓著。
特進安陽郡王,加清遠軍節度使?!?br/>
“十五曰:
解元久隨秦王,戰功履歷,輾轉不停,摧偏辟鋒,剛勇細密,可謂大節。
特進正平郡王,加保信軍節度使。”
“十六曰:……”
藍珪忽然一頓,登時引來許多已經心猿意馬的秘閣權臣們看了過來,而很快,后者便曉得是怎么一回事了。
“十六曰:
耶律余睹者,遼國近宗也,慷慨大義,素有賢德,惜乎受制于昏君涸局,不得已反覆自困。一朝釋解,遂得開闊,乃定策于西夏,獻土于陰山……今復取大同、戰獲鹿,不可不賞,以示中國天子之德,彰宋遼之誼。
特進臨潢郡王,領契丹自治路經略使,奉宗祠于舊遼上京道?!?br/>
這個旨意一念完,出乎意料的引來了秘閣中眾人的附和稱贊……把控東西蒙古要害的陰山要沖直接被‘獻土’算是一種實利,以任命的方式延續契丹余祚于臨潢府則算是一種非常符合儒家價值觀的處置。
這個郡王封的沒有任何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