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碰頭
【這不可能,如果是楚州城的話,不可能瞞過蠻子,楚州官場和市井百姓、江湖游俠不可能不知道,這不符合邏輯。】
李妙真沒有回應他,似乎也在思考。
這時,金蓮道長傳書說道:【如果是楚州城的話,不正好出人預料嗎。你認為不可能,蠻族也認為不可能,誰都認為不可能。
【呵,貧道剛才也是一樣,認為妙真受人欺騙。可轉念一想,越不可能,反而越有可能。你前陣子不是說,蠻族有術士暗中相助么。鎮北王唯有兵行險著,才能瞞天過海。】
許七安搓了搓臉,強行壓住翻涌沸騰的怒火,傳書反駁:
【可他如何瞞住各方勢力?有件事我沒告訴你們,萬妖國余孽也參與進來了。蠻族、神秘術士、萬妖國余孽,這些都是九州頂尖的大勢力。想瞞過他們,難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李妙真見縫插針,給出自己的看法:【會不會是術士干的,你說過,術士能屏蔽天機,讓人忽略某些事件或人。】
許七安想都沒想,否決了李妙真的猜測:【首先,如果屏蔽天機的話,血屠三千里的案子不會出現。甚至鎮北王自己都會忘記這回事。
【其次,屏蔽天機是讓人忘記相關記憶,或忽略相關事件。而不是徹底抹去痕跡,我打個比方,你李妙真把金鑾殿給砸了,由術士替你屏蔽天機。
【皇帝和朝堂諸公會忘記是你砸的金鑾殿,并對金鑾殿的破產感到迷惑。但金鑾殿被破壞了,就是被破壞了,痕跡無法抹去。】
李妙真明白了,并不是術士屏蔽了事件,如果是監正出手,那么朝廷至今也不知道血屠三千里事件。
而現實里,楚州變成了廢墟,變成了鬼城。
現在是,大家都知道血屠三千里案,卻都找不到它的地點,恰好相反。
念頭紛呈間,她看見許七安傳書詢問:【那個布政使鄭興懷,怎么逃出來的?】
李妙真立刻回復:【據趙晉說,當日屠城的不是鎮北王,而是都指揮使闕永修,當日鎮北王率兵阻截蠻族游騎,不在楚州。】
.........這是典型的制造不在場證據啊,同時也是煙霧彈,畢竟鎮北王自身是各方視線的焦點,他離開楚州,也就帶走了大部分的視線。
那個什么都指揮使借機屠殺城中百姓。
許七安傳書道:【什么時候發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