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不要把路走窄了嘛
現在是2004年,不是1984年,不是1994年。
時間倒退二三十年,在那特殊的經濟環(huán)境下,華國需要外匯的時候,外商投資特別吃香,只要打著外商的名頭,在國內都是無往不利的,銀行貸款什么的特別好批,地方政府也是一路開綠燈,只為了招商引資搞活經濟。
千禧年之后,地方政府就沒那么好騙了。
再過十來年,形勢更是反轉,想占地方政府的便宜不僅不容易,還容易被地方政府以“開發(fā)區(qū)”的名義套住。
趙棟攜資回國的時機比較好,2004年國內仍是很容易賺到錢的,政府想解決就業(yè),當地人想打工賺錢,廉價的勞動力意味著生產成本的降低,如果趙棟現在蓉城投資實業(yè),政府必然舉雙手雙腳歡迎。
但趙棟不搞實業(yè),他瞄準了蓉城大型游樂場的市場空缺。
眼光倒是不錯,綜合實力還差了不少,與蓉城政府放出來的特許經營權失之交臂,這對趙棟是個不小的打擊。
說到底,還是手里的資本不夠雄厚,若有幾個億資金,何愁撬不動大項目?
謝騫點頭,“他想要的東西,謝家都有。”
謝景湖做人不行,賺錢倒很厲害。
更重要是,趙棟搞不定的關系,對謝景湖來說是舉手之勞。
然而謝景湖又不是吃飽了撐得慌,為什么要幫趙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