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很多小問題(續)
轉回身前,既然趙玖握住了這種理論問題的核心,再加上剩下的太學生即便起身也多戰戰兢兢,只是糊里糊涂問個問題,便糊涂糊里坐下,接下來不免順風順水。
不過,后來太學生們也漸漸察覺到這些理論上的討論在趙官家一次又一次強調抗金后,顯得并無太大意義,所以隨著很多人心態放平,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問起了一些細致務實的問題。
這還不算,隨著時間流逝,越來越多的人聞得趙官家在太學行‘鄉校議政’,開始有很多在職不在職的官吏在經過趙官家同意且驗明身份后紛紛涌入太學院中,不惜站立觀望。
而由于這些中低層官吏的參與,提問的質量,也越來越高。
但這個時候,趙官家的幫手們也開始漸漸匯集,之前沒有隨同的三位宰執,以及其余重臣聞訊,也都紛紛涌來,卻被趙官家直接安排到了自己身側,遇到一些難纏或不懂的問題,便直接拋給這些宰執、尚書、學士,乃至于御史。
沒錯,御史中丞李光和監察御史李經,以及殿中侍御史萬俟卨,居然都被官家喚到了身側……這叫以彼之矛,充己之盾。
就這樣,氣氛越來越熱烈,尤其是‘子產不毀鄉校’作為《春秋》中的大義,而《春秋》雖然地位有所下降,卻畢竟是多少年公認的儒家元經,事到如今也是十三經中無可置疑的一部,這就給今日趙官家的舉止提供了一種類似但遠超經筵的政治正當性。
所以,很多人都有一種強烈的儀式感,而儀式感又給所有人帶來了強烈的安全感與成就感。
不說別的,先來后到的近三十位重臣皆身著朝服,朱紫一片,就在太學大堂前的臺階上按照身份、等級依次排列落座,哪怕屁股下的凳子很簡陋,但架不住身后便是孔先生和趙老板,這種當著圣賢的目光,與君主一起并坐,回答底層官吏與太學生們問題后帶來的滿足感,實在是太玄妙了。
而對面的底層官吏、太學生、士大夫,也因為有機會直接與偌大國家的核心權力層正面交流而感到激動與振奮。
對此,早就將問題盡數拋給大臣的趙官家,在后面看了許久后,卻是起了一絲微妙的心態。
這倒不是說他要搞什么議會……雖然趙玖第一時間也是忍不住聯想到這個,畢竟太像了嘛……真正的關鍵在于,這位執政了兩年多的‘務實’官家敏銳的意識到,這次太學之行,無意間已經達成了胡銓那次殿試中提出的‘祭祀’效果。
也就是通過簡單、但能讓大部分人認可、同時還有很多人參與的儀式性活動,來凝聚人心。
天可憐見,以趙玖低劣的政治常識,一開始只是想學一學春節走訪,以安撫人心的,但弄到眼下這個局面,卻無疑超出了他的想象。
但無論如何,如果他厭惡鋪張浪費且具有巫術色彩的祭祀的話,那為什么不多搞幾次這種太學議政的事情呢?
至于什么議會或者大會,他是真沒想過,他也沒這個理論水平來做判斷,只是說眼下來看,這個舉措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那以趙官家自詡的‘務實’而言,他就沒理由放棄。
一切為了抗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