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自決
經歷了六七年的戰爭,所有人都明白,只要牽扯到金人,什么都是值得的。
但問題在于,趙官家這般赤裸裸的‘哄騙’、‘利用’高麗使者,還有將來‘拿回來’的言語,怎么聽怎么不對路。
尤其是此時此刻,文武百官都在堂皇列席,而且還是在堂堂正正的文德殿上。
故此,相當一部分道德君子,不免憂慮,也不免感覺到不適。
其實,換成以往,這些人早就出來勸諫了,因為他們是真的道德君子,也是真覺得不妥,而且也的確不怕什么君王之怒的……但問題在于,這些人一想到豐亨豫大、體面的不能再體面的太上道君皇帝兩度棄國,落得昏德公下場,而眼下這位滿口利害、一點都不體面的功利天子,卻是的的確確再造皇宋之人,那就未免有些張不開嘴、跟不上溜了。
真要是出來勸諫,這位官家直接把太上道君皇帝一擺,你說你難受不難受?
故此,雖然御史中丞李光、禮部尚書朱勝非等人心中多有別扭,卻還是硬生生忍下,朱勝非還不得不上前領旨,去做這等不體面之事。
“好了。”趙玖說完高麗使臣一事,絲毫不停,卻又問到了另外一件大事。“粘罕到了大名府又是怎么一回事?”
這下子,殿中諸多人物面面相覷,卻紛紛搖頭,無一人能答。
等了半晌,還是陳規職責在身,無奈出來說了幾句話:“官家,臣等委實不知彼處虛實,只能大略揣測……”
“揣測也無妨啊。”趙玖失笑相對。“這般大事,總不能掛著連個揣測都無吧?”
&; “臣等議論。”陳規聞言稍稍正色相對。“粘罕在堯山大戰失利以后忽然來到大名府,其實不是為了應對東京,而是為了控制住大名府的兵馬以應對燕京,應對北面金國國主吳乞買與大太子完顏斡本。”
趙玖點了點頭,這其實也是關西文武議論的結果。
要知道,堯山一戰,金軍固然損失頗重,但因為完顏兀術援軍被圍殲一事,粘罕的根基西路軍損失其實未必有東路軍多……但問題在于,從最高層來說,身為國相的粘罕是此戰的最高層主導者,終究是要為此戰大敗而負責的。
此戰戰敗、婁室戰死導致他粘罕政治威信大面積喪失,才是這位金國權臣眼下最要命的困難,尤其是他之前還弄了一出逼宮戲碼……婁室戰敗之后,有些事情就不是秘密了,趙宋上下早就從高麗使臣和河北方面的漢人逃官處得知了此事首尾。
那么換句話說,此戰之后,完顏粘罕已經喪失了在桌面上政治游戲中的體面,不得不通過抓兵權這種很有效果,但卻格外掉份子,乃至于顯得有些圖窮匕見的手段來繼續維系自己的權威。
有一說一,粘罕忽然南下大名府,壓制住懦弱的撻懶,奪取大名府的兵權,從對內效果而言,的確是一個妙招,甚至堪稱神來之筆。但從對外角度來說,卻是毫無疑義的將金國內部的矛盾給暴露了出來。
“既如此,投石問路……或者打草驚蛇吧!”群臣稍作討論,皆是類似看法,而趙玖稍作思索,也即刻做出了決斷。“讓張榮走黃河故道,直接將檄文送去大名府,問罪于粘罕!讓他將之前扣押的使者(韓肖胄)速速交還,再限期來降!否則朕就將大名府變成第二個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