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報告
這次輪到趙玖卡殼了。
君臣二人,一個二十七八,英年銳氣,權威正盛;一個年約五旬,明知勢弱,卻氣勢不減,結果就在這太平州州治當涂城城北、采石磯之南的長江之畔陷入到了長久的沉默對視之中。
周圍隨行近臣,以及太平州州屬官吏,個個把腦袋埋到了最深處。
官家的權威不必多言,而李綱這種做過公相的人,在沒得到官家明確示意之前,也無人敢真的去招惹……氣氛漸漸變得尷尬而凝重起來。
而停了半晌,居然是趙官家選擇了退讓,其人言語微微嘆氣,言語稍緩,就在這長江南岸認真相對:“李卿,朕此番南下是要做事情的,不是來與卿斗氣的,李卿便是有怨氣,也該有大臣風度,讓朕入城再說?!?br/>
李綱大概也覺得有些蕭索,便躬身一禮,讓開道路,然后搖頭以對:“臣為官家守土,焉能阻天子入州城?”
趙玖也愈發無話可說,當即負手拎著那本賬冊翻身上馬,然后走馬入城。
入城之后,君臣既然又鬧了一場,自然沒有如揚州那般和諧氣氛,雙方都敷衍片刻,便立即散場——李綱自歸入自宅,而因為趙官家來的倉促,卻也只能暫居州府。
君臣重逢,卻無話可說,回想當日淮上別離,二人自比昭烈、武侯,簡直有些莫名其妙。
“早就聽說李公這脾氣耿直,卻不料居然如此咄咄逼人?官家居然能忍?”
趙官家既然歸入州府,時間還早,自然要去看那些調查報告,而別人倒也罷了,幾位提前渡江、寫了調查報告的近臣卻不好散去,只能留在州府側院中,相顧閑談,等待征召聞訊……此時說話的,赫然是新任秘書郎、第一次隨駕的宗潁。
“小舍人想多了?!?br/>
仁保忠情知這位新加入的近臣又是一個投胎好的,偏偏資質又是個尋常的,而且親父終究是歿了的,便有心拉攏,所以當即應聲以對?!斑@跟脾氣無關,跟位子有關……說一千道一萬,李相公到底是從堂堂公相位子上被攆了下去,心里有再多氣也屬尋常,至于官家,也曉得這番道理,如何會與他計較不停?你信不信,只要官家讓李相公立即復了相位,君臣二人立即就要……就要魚水之歡了?!?br/>
宗潁哦了一聲,一時恍然,也不知道是真懂還是假懂。
且說,按照道理和人設,雖然側院中只有寥寥幾人,可這番利害之話也就是黨項老狗仁保忠能說出來……實際上,仁保忠既然說出這番話來,其余人不提,梅櫟和虞允文兩個同科好友對視一眼,卻都是心下明悟之余忍住了一點念想。
無他,這仁保忠當年在西夏也算是權臣,一朝挫敗,被閑置了幾十年,一朝官家攻入橫山,便直接降服,恐怕也算是將心比心了。
當然了,這話不可能當面說出口的。